作家|文化之窗|它是中国现当代作家传记文学史上最引人瞩目的风景

鲁迅是中国现当代作家中被立传最多的人 , 同时也是近现代文化名人中被立传最多的人 。 据多方搜集与统计:自20世纪20年代出现“鲁迅传”的雏形 , 到2021年1月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在生活·读书·新知出版修订版 , 近一个世纪出版各种由他者书写的、成书意义上的“鲁迅传”已达300种之多 。 如此长的时间跨度和如此多的数量 , 成为中国现当代作家传记文学史上最引人瞩目的风景 。
作为百年“鲁迅传”写作的一个重要阶段 , 20世纪80年代的“鲁迅传”一方面继承、总结了以往写作的经验 , 预示了“鲁迅传”创作新时代的到来;一方面则以全新的观念和文本的有效探索 , 为跨世纪“鲁迅传”的发展与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其“继往”与“开来”的地位决定了研究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 张立群 , 山东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岛研究院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山东大学中青年杰出学者 。 在近期举行的2022中国小说论坛中 , 张立群以《一段“继往”与“开来”的历史——1980年代“鲁迅传”写作论析》为题 , 作出阐释——
“鲁迅传热”生逢其时
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鲁迅传”共计43种 。 在“新时期文学”伊始 , 就有如此规模的“鲁迅传”出版 , 自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
“鲁迅传”在20世纪80年代迅速发展首先与现代作家作品和现代文学史研究的复兴有关 。 随着现代作家研究逐渐走向正常状态、文献资料发掘日渐丰厚 , 现代作家传记作为现代文学研究之一 , 在学术研究的推动下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 其次 , 思想解放、文艺政策的调整和改革开放的社会形势 , 使文化界呈现繁荣的局面 , 出版业的发展、刊发传记园地的出现 , 西方现代传记作品和研究文章的引入 , 都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促进了现代作家传记的创作 。 再次 , 现代作家传记作为一种创作形式 , 同样受文学创作整体发展形势的影响 , 而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旗手 , 这种独一无二的地位又在客观上决定其是被立传的最佳人选 , 这也是“鲁迅传”数量多、作传者众的重要原因 。
此外 , 1981年正值鲁迅诞辰一百周年 , 文化界围绕鲁迅诞辰百年开展各种纪念活动 , “鲁迅传”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 除了多部“鲁迅传”或是再版或是出版修订版来呼应纪念活动之外 , 一批当时尚年轻的作者也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 。 从曾庆瑞的《鲁迅评传》直接在正文之前的扉页印有“谨以本书献给伟大的文学家 伟大的思想家 伟大的革命家鲁迅一百周年诞辰(1881.9.25—1981.9.25)” , 到林非、刘再复的《鲁迅传》在“后记”中提到“谨以这本极不成熟的书 , 作为鲁迅诞生一百周年的纪念” , 以及陕西人民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于同期出版的同题为“鲁迅研究丛书”中的传记类著述 , 都说明历史为“鲁迅传”提供了前所未有、生正逢时的契机 。
“再版”与“修订”一方面接续了20世纪40年代“鲁迅传”的创作史 , 一方面则是和20世纪80年代新生的“鲁迅传”一起构成写作的“新起点” 。 应当说 , 对于20世纪80年代第一次书写“鲁迅传”的作者而言 , 之前的“鲁迅传”既是其必要的参照 , 又是其渴望超越的对象 。 这种逻辑对于“再版”与“修订”的前辈传记家来说同样适用 。 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的“鲁迅传”最致命的弱点是先验设定 , 将鲁迅局限于已有的历史判定之中 , 以致以讴歌代替记述 , 以尊崇简化历史 , 这种以英雄、传奇代替人物生平的做法自是极大限制了“鲁迅传”的发展 。 20世纪80年代的“鲁迅传”通过“再版”“修订”与“重写”适时推动了“鲁迅传”的书写 , 提升了“鲁迅传”的水准 , 这不能不说是新的历史机遇塑造了“新的起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