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下沉年代》:美国梦是怎样覆灭的( 二 )


乔治·帕克希望以这四位不同阶层的60后美国人 , 借此揭开四种阶层背后的剧痛 , 写出了一代人的愤怒与悲哀:贫富差距加剧 , 富者更富 , 而穷人更穷;美国梦价值观的消亡和底层难以向上流动的现状;美国的制造业衰落和工人阶级的失落;两党分裂的政治乱象和说客产业的泛滥;美国金融的畸形发展和硅谷经济的局限 。
《下沉年代》跟随三四个主要人物 , 去看他们在不同年代之间的经历 , 中间穿插很多大人物进去 , 但给很小的篇幅 。 它厉害的地方在于 , 只用四个人物 , 透过他们周边的社会环境 , 让你感觉到这四个人不只是四个个体 , 而是美国社会的很大一部分 。 ”
理解“Unwinding”
要理解《下沉年代》 , 或许首先需要理解其原书名“Unwinding” 。 这个词语的本意是:有些东西被解开、散掉了 , 也对应书的伊始部分 , 关于“线圈散掉”的譬喻 。
读完整本书 , 可以发现Unwinding还有另外一个意思 。 书里几个主要角色 , 他们或他们的祖辈都曾相信 , 生为一个美国人 , 他们跟这个国家好像有一份不言自明的、从未行诸于文字的隐形契约:如果我好好工作 , 当一个善良而正直的美国公民 , 我将有机会找到体面的安身之所和生存之道 , 这就是美国梦的一个版本 。 但这份隐形契约在《下沉年代》中被解开或松掉 , 有的人飞黄腾达 , 有的人不断下坠 。
|对话|《下沉年代》:美国梦是怎样覆灭的
本文图片

严飞
学者严飞指出 , 当社会契约解绑后 , 阶层之间的差距也进一步拉大 , 1%的人将占有99%的社会资源 , 这在教育等领域体现得尤其明显 。 他列举数据称 , 在美国 , 精英学校有14.5%学生来自于全美1%的阶层 。 通过童书《乘风破浪》和纪录片《22路公车旅馆》的对比 , 严飞还指出美国梦的脱节状态:童书上写了外来移民飘洋过海来到美国追梦 , 纪录片则展示了金融危机下失业者的生存状态——只有搭上行驶缓慢的夜班公交 , 无家可归的失业者才能花很少钱睡一个好觉 。
刘苏里认为 , 美国人一直有一个传统 , 不论是作家还是研究者 , 会不断检讨社会出了什么问题 , 有一种“唱衰美国”的意味 。 《下沉年代》中 , 作者的悲观立场渗透在写作的方方面面, 如他笔下的沃尔玛逐渐掏空了美国的工业基础 , 让美国无数的工厂破产 , 很多人因此失业 , 市镇的小生意都活不下去 。 包括他讽刺奥普拉很鸡汤 , 每天都充满眼泪和感动 , 她会代言很多广告 , 但她自己不用这些代言产品 。
对于“解体”这个现象 , 刘苏里推荐《故土的陌生人》和《新阶级社会:美国梦破碎了吗》作为对《下沉年代》这本书的佐证 。 刘苏里认为:“从时间上 , 《下沉年代》是接着《光荣与梦想》来写的 。 《光荣与梦想》开始于1932年大萧条时期 , 一直写到1972年 , 而《下沉年代》从1970年代末开始写 。 ”
严飞指出应以三个维度来观察美国“解体”后的变化:一是重叠的共识 , 即“一个社会可以听见不同的声音 , 有不同的秩序观 。 如果一种声音压制另外一种声音 , 一种社会秩序观取代所有秩序观 , 这样就会发生秩序的崩塌 , 所以重叠的共识是非常重要的基石 。 大家有不同声音没关系 , 大家彼此辩论、交流 , 在讨论基础上变成重叠的共识”;二是心灵的惯性 , 我们可以从社区生活中的自组织来判断一个地方是否还有自发的共建精神 , 美国社会学著作《小镇美国》或《下沉年代》中塔米的故事 , 均可体现这种小镇精神;三是公共的美德 , 也就是人们能彼此尊重 , 有道德感 。 如果一个社会在经历体制崩塌的大风大浪后 , 仍能通过这三点来保持社会凝聚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