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新文科建设的南山愿景( 三 )


我们对历史进行回顾 , 再站在今天的意义上看 , 我们应该对我们的未来教育和新文科建设拥有一种怎么样的期待和愿景呢?经过了改革开放40多年 ,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使我们融入到了世界史当中 , 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已经不是1912年 , 那时候一战还没有开始 , 同样也不是1952年的冷战时期 , 中国的国力与民族意识也已经不再是1912年和1952年可以比拟的 , 我们需要在今天的时代下通过回望自己的南山来重塑我们对未来的南山愿景 。
在我看来 , 今天的世界有着三个趋势 。
第一、虽然全球化、现代化席卷全球 , 真正的世界历史也已经形成 , 但是并不是像它最初从西方的源头所呈现的那样以一种同质化的状态展开 , 而是多元化的呈现 。 一方面是全球化 , 是物质层面的高度同质化 , 另一方面却是文化多样性的彰显 , 这是最显著的 。 因为这样一个特点 , 我们一方面是享受着同质的物质文明 , 但是由于价值观念和历史文化的多样性 , 导致了在同质的物质文明下仍然有许许多多的矛盾、冲突 , 甚至战争 。 对这样的矛盾与冲突 , 显然不是理工科能解决的 , 恰恰是需要文科去面对和思考以及解决的问题 。
第二、高科技出现了巨大的突破 , 比如说新材料、互联网、生命科学、人工智能 。 像我这个年纪的人会经常关注如何养老 , 也是因为老龄化时代的到来 。 未来的养老真的还要通过子女来养吗?也许人工智能的发展要比我们的想象快得多 , 我们未来的生活很可能有大量的人工智能者为我们服务 。 我们过去的收音机有很多二极管、三极管 , 现在只是简单的芯片 , 未来也有可能小小的芯片植入大脑就可以获得大量知识 , 这并不是不可设想的 。 技术的问题是属于理工科的 , 但是如何使用技术 , 如何面对技术 , 却是文科所要思考的 。 MIT所有理科生必须修若干学分的文科 , 正是因为需要他们在做实验的时候也能有所思考为什么要做那样的实验 。
第三、现在已经体会到了整个社会组织出现了重组的方式 , 我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处在改变中 。 老一代人习惯直接买东西 , 年轻人选择网络购物 , 不需要直接购买的经验 。 我们以前是在街上叫出租车 , 现在通过网约 。 现在的出租车司机是人 , 也许未来可能就是无人驾驶 。 一切组织形态正在发生改变 , 家庭模式也在发生改变 , 企业模式、课堂教学组织形态都在发生改变 。 整个组织形态发生改变的问题不是理工科所要应对的 , 而是更多地需要文科、新文科所要考虑的问题 。
站在这样的背景下 , 我们对新文科应该拥有怎么样的愿景 , 我们心中的南山愿景在孔子这样一座南山的映照下如何来建立 , 这是我们的思考 。 在这里 , 我与大家分享四点 。
第一、主体精神的确立 。 从大的来讲是民族主体精神、国家主体精神 , 从小的来讲是每个人的主体精神 。 我们的课堂能否使每个学生培养起主体精神 , 这其实也是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 。
第二、跨学科 。 今天的高等教育专业越来越固化 , 学科壁垒越来越重 。 个人的研究可以在一线 , 可以在很窄小的前沿工作 , 但是我们的视野和应用的工具不能只限于单学科的工具 。 跨学科并不等于要去学不同的学科 , 而是要引导学生有这样的视野 , 有这样的关心 。 我相信孔子的学生在学射箭的时候不会学计算 , 但是他应该知道还有一门技能是搞计算的 。 应该让学生能够用他眼睛的余光去顾及别的学科 , 而不是把我们的学生越来越窄化 , 变成了把眼睛盯在显微镜下看问题的文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