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稿|《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手稿:朱自清对新文学“进行时”思考( 二 )


1980年代初 , 王瑶先生让他的学生赵园重新整理这部讲义 , 依据的是三个版本:一是铅印本 , 二是油印本 , 三是部分油印加手稿 , 由此形成了《朱自清全集》中的《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 。
“我们今天所谈的这个讲义 , 很可能是更早的版本 , 它既不是铅印的 , 也不是油印的 , 也不是部分油印加上手写的 , 它绝大部分都是手稿只有开头的一小部分文字是铅印的提纲 , 这跟之前是一个很大的不同 。 这部手稿是我们原来整理的三种版本之外的一种新的手稿本 。 ”陈子善教授说 。
手稿|《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手稿:朱自清对新文学“进行时”思考
文章图片

朱自清先生开宗明义地列了三条新文学研究的方法说明:“印例子”、“索笔记”、“假(借)批评”
三个部分 , 呈现朱自清的思维导图
据嘉禾拍卖官方资料介绍 , 本册《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共143页 , 主要分三部分:一、铅印纲要目录;二、作者手写讲稿(为本册稿本精华所在 , 计有100多页);三、手写纲要 。 另外还有剪贴诗歌 , 及冯乃超诗歌稿数页 。
该手稿封面有“十八年”字样 , 前面纲要中有几小时讲完字样 , 显然为1929年讲课所用 , 同时也是存世最完整本 。 铅印纲要目录竖式打印 , 打印框左边上有“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字样 , 左下为“国立北平大学女子学院”字样 , 打印纸粘贴在清华大学笺纸上 。
张伟表示 , 对于学术界 , 朱自清的这本手稿本构成了一个版本学在近现代文献上的绝佳范本 , “以前讲起版本学 , 似乎是古籍特有的事情 , 近现代文献几乎没有人讲版本学 。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文献的不断涌现 , 这个观点现在基本打破了 。 近现代文学版本现象之多 , 内容之复杂 , 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 ”
“以前的铅印讲义我当然看过 , 这个手稿却是第一次看到 , 感觉完全不一样 。 这是一份真正意义上的手稿 , 不是‘誊清稿’ , 也不是‘过录稿’ 。 第一 , 它比较杂乱 , 字迹很潦草 , 不是思考成熟以后一路写下来的 。 其次 , 手稿本上面贴了各种各样的纸 , 也就是说他想到了什么东西就马上写好粘贴在相应的位置 。 从这些现象来说 , 这份手稿是一个未完成稿 , 或者说是他自己还在不断进行完善修整的稿子 。 ”
据统计 , 《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手稿本共143页 。 徐强教授在经过研究后 , 把它们重新装订成三册 , 分别命名为A稿(15页)、B稿(120页)、C稿(15页) 。
“我对ABC三稿各有描述 。 首先 , A稿是铅印本 , 版心印有‘国立北平大学女子学院’ , 标题叫‘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暂定)’ 。 虽然是打印稿 , 但是作者又不断地往里添改 , 有各种各样的符号 , 可谓‘朱墨灿然’ 。 我认为 , A稿是写在全集本之前的 , 在北平大学女子学院兼课时所用的 , 表面看起来它比全集本的内容要少一些 , 或者说全集本后出转精地增添了很多内容 , 但显然体现了朱自清更早的思路 。 ”
“B稿是三个版本中最丰厚的一部分 。 该稿全为手稿 , 贴衬在‘清华大学’绿丝栏笺纸上 , 是开课时的讲稿 。 朱自清先生在前面开宗明义地列了三条新文学研究的方法说明:“印例子”、“索笔记”、“假(借)批评” 。 我认为这三条既体现了朱先生一辈子研究文学史所遵循的学术方法 , 也特别值得我们今天的人遵循 。 这个在全集本里头是没有的 。 ”
“和全集本相比 , B稿的层次更为丰富 , 最多的竟然有六级标题 , 用浮签贴满了资料 。 该稿每一章结束都附了一个非常简明用心的表格 , 这个表格是对这一章的总结 , 一目了然就看到他对文学作品有怎样结构化的认识 , 而这些表格在全集本里头大多付诸阙如 , 因而是很重要的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