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泽华|文物医院里的神医妙手——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修复师

文物医院,是人们对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的昵称。这家医院采用“中西医结合”,为文物祛病延年、拯救生命。故宫博物院自成立以来,经过一代又一代文物修复师的精心治疗,大量国宝重获新生。没有这些神医妙手,我们怎能在展厅里看到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春秋时期的蟠螭纹青铜鉴等国宝的真容?
近日,采访人员走进故宫文物医院,走近医院里的那些神医妙手。
杨泽华|文物医院里的神医妙手——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修复师
文章插图

修复后的倦勤斋一角。旁边的殿宇、头顶的藤萝架、四周的竹篱笆,整张通景画形成一个完整的场景,与小戏台浑然一体。李韵摄/光明图片
中西医结合创造奇迹
采访人员走进文物医院书画修复组时,一位年轻人正在用一张当代书法作品练习修复技艺,科长杨泽华在一旁指导。
杨泽华,国家级非遗项目“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1985年进入书画修复科,主持修复了大量故宫博物院藏书画文物、中国驻外使馆藏书画文物,以及地方博物馆藏书画文物。
说起自己修复过的古书画,杨泽华感受最深的是倦勤斋的通景画。他认为,这是古书画修复第一次真正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实践。倦勤斋位于故宫乾隆花园的东北角,建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这张通景画类似于当下的“三维立体绘画”,由屋顶及墙壁的22张单独的画幅拼接而成,形成一个完整的场景。修复前,经过包括实验室等多科室的医生会诊,这张通景画已病入膏肓:每张画都尺幅巨大,且每张画之间的画意都互相连贯;西式画法使得画面颜色层厚重,且年久失去胶性而极易掉色,绢本质地脆化严重……
面对厚厚的“病历”,他们制订了一整套精细的治疗方案。比如,针对容易掉色的矿物颜料,采用了传统的面团除尘方法:用软硬合适的面团在画面上轻轻滚动,将浮尘粘掉。又如,经过测试分析取得颜料的固色用胶比例后,采用了化纤纸、海藻胶加固绢本画心的方法。还有,经检测,通景画背面的托纸是桑皮纸,这是一种已经绝迹的纸张,其制造工艺几乎失传。历尽周折,他们终于在安徽山区找到了一家仍会使用古法制造桑皮纸的造纸厂。
在给文物诊病的过程中,杨泽华和同事们也发现了一些以往从未被关注的细节。工作室的大案子上铺了一张皇后肖像的线描图。线描图就是未上色的草稿,其精细程度无可置疑。它的功用是交给皇帝审阅,批准后就按线描图正式绘制。在杨泽华和同事指点下,采访人员注意到,整张图是用7张纸拼接而成的,身体部分左右对称共6张,头部单独一张。“宫廷画作中,皇后的服饰和坐姿几乎是一样的,是不是真正绘制时,画师只需要着重于头部就行了?”采访人员玩笑地问道。没想到杨泽华认真地说:“是的。”想来,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坐着不动让画师临摹,对皇后也是件辛苦事。这种“换头”的小心机,大概能算作是最早的P图了吧。
当然,对于慈禧太后这样的C位人物,断不可使用这种“伎俩”。采访人员看到,中年慈禧画像的线描图上,不仅头部的纸张不是拼接的,而且连服装的颜色、饰品细节都用特别的字符标注出来。杨泽华的徒弟时倩举例说,“大”就是红色,“六”是绿色,“兰”或“丰”是蓝色,“此”是紫色。她说,这些符号就像密码,用于画师之间的信息传递,有一些目前已能看懂,有些还未破解,有待进一步研究。
故宫博物院在全国文博机构中,率先以师承制推动古书画装裱与修复技艺发展。目前,文物医院里从事古书画装裱修复技艺的共有23人,其中国家级传承人5人,可谓实力雄厚。采访人员在书画修复工作室看见了几个年轻的面孔。杨泽华说是自己带的3个徒弟。他强调,除了传授技艺,还要让年轻人把责任和义务刻在心里,自觉地承担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