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相|帝国间的无间道,吐蕃国相尚结赞巧施连环计,端掉唐朝三大猛将
前言:自古以来,国家与国家之间都不是简简单单的刀兵群殴,往往还辅以“文斗”之策,远在战国时期,各个国家之间的合纵连横就非常精彩,各种计谋令人眼花缭乱。不过,有人说了,吐蕃远离中原,只是个少数民族政权,难不成也会这一套?还别说,人家不仅会,玩得还挺好。事件的历史背景说起吐蕃,那可是唐帝国的老对头了,唐朝初立之时,二者就已经刀兵相见。只是,唐朝朝廷采取了刀剑加怀柔的政策,采取了和亲之策,二者有一段时间里,相对和平。唐高宗时期,吐蕃与唐朝的矛盾日益加深,起因是远在西北的鲜卑族政权吐谷浑。当时,吐蕃崛起,没事就拿吐谷浑练手,打得吐谷浑满地找牙。于是,吐谷浑就求助于自己的大哥唐朝,眼看小弟被揍得鼻青脸肿,唐高宗李治面子上挂不住,就派薛仁贵前往讨伐,谁知由于己方的内斗,配合出了问题,五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唐朝无奈,不想再兴兵事,后期将吐谷浑逐渐外迁,吐蕃也就完全占领了吐谷浑故地。
文章插图
强盛时期的吐蕃至于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时期,双方你来我往,打打和和,一直都没消停过。玄宗即位后,前期还好,相对和平,中期时,李隆基个人野心膨胀,开始对吐蕃长期用兵,双方陷入了消耗战。当然,吐蕃的底子是比较薄的,这个时期,吃尽了苦头。不过,人算不如天算,一场安史之乱,使唐朝的国力大幅度下降,吐蕃却依然势头迅猛,不但长期霸占河西走廊,唐朝在西域的势力范围也几乎被吐蕃吞并殆尽。大乱之后,唐朝国力衰微,一般情况下不会主动找吐蕃约架,可吐蕃却不闲着,西南、西北,狼烟四起,使唐朝朝廷焦头烂额。唐德宗时期,唐朝国内藩镇林立,政令不通,可皇帝还得被吐蕃威胁,一来二去,唐德宗就有了和平的愿望。再加上,安史之乱期间,时为太子的唐德宗还曾经与回纥结下了梁子,他也想通过吐蕃,牵制回纥的力量,就这样,这个心态给了吐蕃国相尚结赞不少机会,为后面的事情发生形成了铺垫。
文章插图
安史之乱一招幼稚的反间计,猛将李晟坐了冷板凳李晟是何方神圣?为什么还值得尚结赞费如此心机?李晟此人,干下的露脸事不止一件两件,为了使人物更加鲜活,咱就挑一两件来说说吧。第一件事,李晟是唐德宗的救命恩人。众所周知,一场泾原兵变,唐德宗被叛军团团包围,差点饿死在一座小小的县城中,要不是李怀光及时出兵,恐怕唐德宗要为国殉难。可是,李怀光救驾后却也造了反。所以,后面唐德宗可谓是命途多舛,后面的故事太长,不是咱今天的重点,不多赘述,反正后期保护皇帝的任务就轮到了李晟的身上。所以,唐德宗对李晟有感恩之心,对他非常器重。
文章插图
唐朝是坐在政变火山口上的朝代第二件事,李晟对吐蕃了若指掌,长期与吐蕃周旋,使吐蕃吃了不少大亏。比如汧城之战,论兵力,吐蕃远胜于唐朝,可李晟沉着应战,给吐蕃军队一个伏击游戏,使尚结赞灰头土脸。李晟特意安排部将王佖,敌人从城下通过之时,千万不要攻击前军,即使他们前军被打败,主力也会卷土而来,要等到前军通过后,看到举五方旗,穿虎豹衣的,这是他们的中军,出其不意地攻击中军,一定会取得大捷。王佖依计行事,果然,吐蕃军队大败,且难以组织反击,四处溃散,由于唐军士兵不认识尚结赞,才使他漏网。多次被击败,尚结赞深知李晟的威胁,不除掉他,恐怕吐蕃没便宜可占。于是,一条反间计应心而生。不久,尚结赞集结两万军队,浩浩荡荡来到了凤翔附近。与往日不同,这次吐蕃军队居然秋毫无犯,非常的规矩。难不成,他们改掉了抢劫的毛病,洗心革面了?错了,这只是一场“秀”而已,是为后面的反间计做准备。
- 十二律@我国古代的度量衡等单位均与天文和民间的一些现象有极大关系
- 怀孕|怀孕期间的女员工公司是否能辞退?
- 细节|叶锦添:我做的,其实是自己对时间的感受和理解
- 沦落人$诗词丨人与人之间的最好的关系,就12个字
- 蒙古帝国!历史上取名最随意的朝代,开国皇帝翻书看到一个字:就它了
- 翡翠|直播间的翡翠原石真的靠谱吗?被骗了怎么追回损失?
- 童子$太上老君与菩提祖师的差距,已经通过徒弟之间的对比显现了出来
- 北京师范大学$钱钟书同鲁迅之间的恩怨纠葛——父亲和姑姑曾被鲁迅批得声名狼藉
- 繁华&刘禹锡最经典的一首诗,写尽世间的繁华与落幕,给人大彻大悟之感
- 时间|时间的那头是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