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渊之盟|宋真宗,人生难题

宋真宗:谈钱,能解决80%的“人生难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两句鸡汤味的诗句,相信很多朋友小时候诵读过吧?它的作者,就是生来就拥有黄金屋、颜如玉的一个人,宋朝第三位皇帝:宋真宗。在宋朝三百多年历史、十八位皇帝当中,宋真宗似乎没有特别出彩的作为。他没有像宋太祖那样开疆建国,也没有像父亲宋太宗那样完成统一大业,更不像后来的宋徽宗那样才情卓绝。他爱好文学和书法,出名的作品似乎也就上面两句。相较之下,有点平庸。却因为狸猫换太子、澶渊之盟这些事,一生充满争议。解读宋真宗的过程中,我不禁想感慨一句:做个好人难,做个好皇帝更难。澶渊之盟|宋真宗,人生难题
文章插图
澶渊之盟|宋真宗,人生难题
文章插图
澶渊之盟|宋真宗,人生难题
文章插图
澶渊之盟,功在慎守咸平之治是宋真宗在位期间的好时光,很短暂,也容易被忽视。让他一生饱受争议的事件,是澶渊之盟。长久以来,辽国对中原大地虎视眈眈,在边防地区时有挑衅。公元1004年,辽圣宗耶律隆绪率领几十万大军,直逼黄河边的澶州。告急的信报一封接一封地送到。宋真宗向众臣发出询问,怎么办?有人建议南逃,在宰相寇准的极力请求下,宋真宗最终还是御驾亲征。他深知,这一去怕是凶多吉少,所以当留守京城的大臣问道,如果十日内没有收到捷报该如何处理时,他沉默许久说了三个字:立太子。半途中,听闻辽军兵势浩大,真宗打起了退堂鼓。寇准多番相劝,他才继续进军,进入澶州。遥想当年,他与小伙伴游戏,南征北战,称将挂帅,三四人千军万马,七八步万水千山。等到真正上了战场,却没了君王杀伐决断的魄力。澶渊之盟|宋真宗,人生难题
文章插图
后来,辽国军队人困马乏,疲于作战,萧太后提出议和。真宗派大臣曹利用出使辽国。出发前,他叮嘱曹利用,如果实在没有办法,给对方百万也行。曹利用完成和议,盟约规定,宋辽结为兄弟国,宋每年给辽三十万,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当真宗因为停战转忧为喜时,群臣中传出不同的声音:“城下之盟,《春秋》耻之。”后世有人认为他怂,也有人说澶渊之盟伤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极强。但也有人认为这是很明智的决定。北宋重文轻武,到宋真宗时军事战斗力和宋太宗时期比弱了不少。虽然前期取得了一些胜利,但如果继续打下去,后果难以预测。如果用钱能解决问题,换取两国长时间的和平相处,也未尝不可。而且,当时北宋还是很有钱的,这30万岁币好比是一位亿万富翁的零花钱而已。澶渊之盟后,据史料统计,双方互撕,短短20余年,财富增加了60多倍,北宋的GDP占世界百分之三十,得利的确实是北宋。用极少的财政支出,将战事和平解决,两国长期保持友好往来,让无辜百姓免于战火和流离失所,同时又可以更好地发展经济,确实不失为明智之举。每个人都有一张嘴,功过是非各有评说。作为一国之君,需要比普通人想得更远,因此也会更难做。澶渊之盟|宋真宗,人生难题
文章插图
泰山封禅,一场闹剧古代皇帝大多有庙号,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追封庙号。比如,赵祯是千古仁君,庙号为“仁宗”;艺术皇帝赵佶,庙号用则是“徽宗”。赵恒的庙号很特别:真宗。在这里,“真”不是真实之意,而是指代修仙得道的人。这得从澶渊之战归来后讲起——主和派大臣王钦若为了破坏皇帝和主战派官员寇准的关系,抓住真宗好大喜功的心理,提出一项决议:泰山封禅。为完成这项面子工程,真宗在王钦若的配合下装神弄鬼,自导自演一出“天书降临”的好戏。然后,朝廷上下排着浩浩荡荡的仪仗队伍,前往泰山举行封禅仪式。为了这次封禅,吃穿住行,铺路架桥,建坛刻册,耗时很长,花费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