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艺|休门依旧听吹歌( 二 )


管子和唢呐一样 , 靠芦苇制作的哨子发声 。 但管子和唢呐不同 , 顶端没有金属的“喇叭碗” , 外形朴实无华 。 从声音特点看 , 唢呐高亢明亮 , 管子的声音则较为婉转质朴 。 唢呐常常表现俏皮欢快的场景 , 而管子里的情绪 , 既有悠远缠绵 , 也不乏沉郁之音 。
这种低调的乐器 , 多由紫檀等硬木或竹管制成 , 长短不一 , 最短的仅有手掌那么长 。 管上有孔 , 八孔、九孔都有 , 产生不同的音高和音程 。 付锡芬说 , 每个吹歌手习惯的管子 , 都不完全一样 。 这也是同为河北吹歌 , 不同地区却能够发展出浓郁地方特色和诸多流派的重要原因——吹歌者们为了获得本地观众的认可 , 必须真正了解和顺应他们的情感需要 , 吹奏属于他们的音乐 。
老艺人常说 , “千萧月笛当下笙 , 三年的管子不中听” , 还说“千日的管子百日的笙 , 当日的弦子瞎拨楞” 。 形容的都是管子难学 , 难练 , 难成就 。
付锡芬在同行中有“管子王”之称 。 他说 , 管子吃工 , 考耳力、考音准 , 还考即兴 。 现在 , 学习和演奏管子的人越来越少 , 当年他为了练吹管 , 在防空洞里点个小煤油灯 , 从清晨四点半练到别人上班 , 常常被取笑有点痴和疯;现在 , 没人再下这样的苦功 , 他的手艺也不知传与何人 。
|守艺|休门依旧听吹歌
本文图片

付锡芬(左一)参加休门吹歌艺术讲演 。

吹歌在休门
1982年冬 , 在部队文工团工作十多年的付锡芬要转业了 。
沈阳的文艺团体留他 , 但父母对这个小儿子放心不下 , 父亲说 , 东北太远 , 天寒地冻 , 你身边连个亲人都没有 , 还得吃高粱米 。 最要紧的 , 你是搞河北吹歌的 , 你不回河北 , 能吹出个什么名堂?
听从家人的召唤 , 付锡芬最后落在了省会石家庄的市评剧团 。 单位是国营的 , 还给分了单元房 , 这对刚把妻子女儿接到身边的付锡芬来说 , 十分幸运了——他安安心心在剧团做起了戏曲伴奏的工作 。
只是 , 放不下吹歌 。
听说离自己所住的正东街不太远的休门一带 , 那里的吹歌厉害得很 , 付锡芬慕名而往 。
付锡芬按家乡的说法 , 把盛行吹歌的地方叫作“吹歌窝子” 。 以前他听说过著名的(邯郸)永年吹歌、(保定)子位吹歌;自己家乡河间 , 也是个著名的吹歌窝子;现在 , 他来到休门 , 遇到了生命里最重要的一个吹歌窝子 。
资料显示 , 早在元末明初 , 石家庄休门等地就有吹歌艺人活跃于民间 , 一路传下来 , 已有三百余年 。 “吹歌”在冀中一带不同的地方 , 可能被称作吹鼓乐、吹响班、同乐会或者坐棚 , 经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发展 , 这种民间音乐已经广泛地分布在鹿泉、正定、无极、藁城、栾城、井陉等今天石家庄市辖属的地区 。
大约一百年前 , 休门一带渐成商贸集镇 , 并随之发展出类似老北京天桥那样的民间杂耍演艺场 。 吹打班、说书场、拉洋片儿的、变戏法的、耍猴的 , 都凑在这里 。 其中 , 休门吹歌是声响最高、最热闹的表演 。
在休门 , 当地姓赵的大家族中 , 一直有吹歌技艺的传承 , 已历一两百年 。 还有像付锡芬父辈那样 , 卖艺逃荒的外地艺人 , 受到此处吹歌氛围吸引 , 也找到了居留生活的机会 。 再加上 , 有休门乡绅捐建的道观“万庆坛”颇有人气 , 法事频繁 , 促进了与道乐有关的吹歌班的发展 。
刘振洲 , 休门吹歌第五代传承人;赵九珍 , 休门村吹歌班主 , 家传三代的老艺人 , 父辈在休门和井陉一带都小有名气;还有搭在“赵家班” , 能拉大车又能吹歌的老把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