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艺|休门依旧听吹歌( 四 )


酷暑7月 , 学生们放假了 。
付锡芬接到休门办事处工作人员的电话:上海交通大学有支大学生社会实践小队 , 想到他的吹歌艺术团认识一下河北非遗“休门吹歌” , 请他接待一下 。
付锡芬一口应下 。
大学生是付锡芬非常看重的观众 。 不仅大学生 , 中学生、小学生甚至刚懂事的娃娃 , 都是他喜欢与之交流的群体 。 他把他们视作“河北吹歌的未来” 。
7月14日下午的这场演出 , 不算太正式 , 但效果依然令付锡芬满意 。 因为他在这些新观众到来与离开时的表情中 , 看到了一些变化 。
演出刚开始 , 一个大男孩乐不可支地对同学说:“喇叭一响 , 不会把我送走吧?”这是在流行音乐、视频娱乐和弹幕文化影响下 , 新一代对唢呐、对吹歌、对民乐 , 很常见的反应 。
但调侃很快变得安静 。 管子质朴悠扬的乐音 , 河北吹歌特有的“咔戏”——一种用乐器模拟人声的演奏技巧——营造出的奇妙氛围 , 还有付锡芬对各种乐器如数家珍的介绍和演示 , 都让他们好奇并体会到魅力 。
每个人都举起手机拍摄 。 那个一开始开玩笑的男生 , 从头拍到了尾 , 其间还随乐曲频频点头 , 显然已经听了进去……
付锡芬放下乐器时 , 学生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
2007年、2008年、2009年 , “休门吹歌”先后申报并获得批准 , 成为桥东区、石家庄市、河北省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 不仅付锡芬成为代表性传承人 , 他的侄子付中盼 , 家族中更小一辈的“娃娃喇叭匠” , 还有他的弟子和学生……都在成为休门吹歌这项古老艺术的学习者和传承者 。
但是 , 付锡芬觉得 , 如此还远远不够 。
他不仅担心吹歌“舞台”变小变少 , 更担心这种古老民间音乐 , 会不会与生活分离?它会不会被新的观众和音乐人彻底抛弃?
需要回答这个问题的 , 不仅仅是他 。
王亮 ,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副教授、民乐教研室主任——付锡芬在传承保护“休门吹歌”的寂寞道路上 , 遇到的知音 。
王亮也出生在一个“吹歌”之家:他的爷爷和父亲 , 是冀东有名的吹歌艺人 。 但王亮本人的音乐之路 , 却和父辈或者付锡芬完全不同——小学时 , 他仅接受了父亲一年多的音乐启蒙 , 就在有专业背景的哥哥的建议下 , 开始接受正规音乐教育 , 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民乐系 。
王亮和付锡芬的相识 , 早在十年之前 。
当时 , 河北省艺校马海峰老师与付锡芬是好友 , 常一起研究吹歌 。 马老师向王亮推荐了付锡芬 。 二人认识之后 , 他们一拍即合 , 决定一起排一出有河北特色的吹歌节目 , 参加2012年的一次比赛 。 没想到 , 这场演出的效果出人意料地好 。
对河北吹歌和传统民乐非常有感情的王亮受到启发:为什么不能把这么好的合作方式 , 引入民乐教学之中;把河北吹歌的艺术传承 , 引入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呢?
这位“学院派”很快和付锡芬就教育理念达成了共识 , 开始探索一条“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的独特路径 。
十年坚守得花香 。 现在 ,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已经培养出一批又一批 , 对河北吹歌既有感情又有能力的新一代传承人 。 今年5月 , 付锡芬和该校师生排演的河北吹歌《打枣》在省艺术中心上演 , 不仅得到台下观众高度认可 , 北京多家音乐院校赶来参加活动的专业人士都表示:这个节目太有特色了!真正体现了河北民间音乐的魅力!
“不可否认 , 时代审美在变化 。 也不可否认 , 吹歌需要一定形式的创新 。 但传统依然是不可缺失的 。 如果所有音乐从业者都抛下这些传统 , 不对河北吹歌这样的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 那么总有一天 , 它们会从历史的舞台上消失 。 我们只好像看文物一样 , 进博物馆去看它们的音像资料了 。 ”自称喜欢新民乐的王亮 , 对于保护民族音乐传统 , 实际上也像付锡芬一样 , 有一份清醒的责任感 。 (燕都融媒体采访人员刘采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