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他们,一手打造顶级半职业俱乐部!让球员们有了一个家!( 二 )


“输一场球 , 我觉得是好事!”“实际的人生中 , 我们也不可能一直在赢啊 , 有赢的时候 , 就也会有输的时候 。 ”村上春树的话除了映射人生时 , 在竞技体育层面也非常适用 。 竞技体育的世界里 , 哪有什么常胜将军?没有一支球队能一直赢 , 也没有一支球队会一直输 , 只要你付出了足够的努力 。 “野球山东帮 , 厉害吧?事实上他们之前也会输球!”嘉良如此说到 。
陈嘉良来自深圳 , 身高2米 , 同样是运动员出身 。 当时的深圳篮球氛围并没有那么好 , 于是嘉良高中来到了东莞光明中学 。
他刚到光明中学那会 , 黄金一代全部毕业 , 球队进行大换血 , 队里基本都是高一高二的球员 。 刚加入光明男篮的第一年 , 成绩下滑显著 , 就连东莞市中学生联赛都未能进入决赛 , “感觉光明的招牌都被我们丢了 。 ”好在第二年卷土重来 , 战胜四中拿下总冠军 。 拿下总冠军之后 , 嘉良在球场都不愿意离开 , 终于证明了自己 。
经过三年的努力 , 终于考上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成为了首经贸男篮的一员 。 不过 , 中航大也有向嘉良抛出橄榄枝 , 但是家人都希望他留在北京上大学 。 都知道北京基层赛一直都是竞争激烈 , 要想从北京基层赛打到分区赛相当不易 。 名额有限 , 清北又独一档 , 好不容易杀出了北京赛区 。 东北赛区也是群雄逐鹿 , 那时候首经贸总是差一点点进全国赛 。 这对于大学时期的嘉良而言 , 最大的遗憾便是没打过全国赛 。

学生时代的经历 , 让嘉良在对待比赛输赢的时候更加坦然 。 所以 , 当生涯输球的那一刻 , 他不会像很多野球老板那样 , 给运动员太多压力 , 甚至臭骂一顿 。 虽然生涯一直处在赢球的轨道上 , 突然的输球 , 他也会有落差感 , 但运动员的经历 , 让他深刻体会到”胜败乃兵家常事“这句话的含义 。 所以 , 在管理这支生涯队的时候 , 他更能明白运动员的心理 , 也能明白球员需要什么、球队可以为球员做好什么...说到从球员到球队的管理者 , 广东宏远的总经理朱芳雨一直是嘉良想学习的榜样 。 不光是可以让球队赢球拿冠军 , 更重要的是 , 关于球队文化的建设 。
“生涯 , 一直在向职业看齐!”从球队的性质来看 , 深圳生涯篮球俱乐部是一支民间半职业球队 。 在很多方面来看 , 与CBA的职业球队肯定是存在差距的 。 “生涯俱乐部虽然是一个业余篮球俱乐部 , 但是一直以职业的标准要求自己 , 力求向职业化靠拢和向职业俱乐部学习 。 ”嘉良表示生涯俱乐部正努力向职业俱乐部靠拢 , 这绝非是光喊口号 。
深圳生涯俱乐部有着全国最高级别的室内训练场地 , 配备着专业的训练师和康复治疗师 。 在非比赛期间 , 生涯俱乐部会为签约球员提供特训和针对性的伤病康复治疗以及恢复性训练 , 帮助球员保持状态提高竞技水平和完成康复 。 在比赛期间 , 后勤团队也会随队出征 , 给球员们提供充分的保障 。 而关于大家关心的球员收入问题 , 生涯的签约球员的出场费、奖金、保障等也绝对是同类型俱乐部的顶级水准 。
光有保障 , 这是远远不够的 。 ”让生涯俱乐部的球员 , 能在更高水平的舞台上闪耀 。 “作为球队老板之一 , 嘉良一直有这么向职业看齐的愿景并不是说要参加CBA , 比如在ABL东南亚联赛或者中国一些区域性的职业对抗赛 , 生涯俱乐部会争取机会和职业球员同场竞技 。 ”这是生涯俱乐部的未来努力方向和终极目标 。 “梦想 , 总是要有的 。
“生涯 , 永远以球员为核心!”从球员转变成球队老板、管理者 , 嘉良知道中国的野球手最需要什么 。 “养家糊口 , 挣钱只是一个方面 。 他们太需要尊重了 。 ”一直以来 , 中国的这一大批野球运动员 , 就像一颗飘忽不定的蒲公英种子 , 随风而起 , 一直在寻找它的栖身之地 。 他们今天有可能在北京、上海的某个光鲜亮丽的舞台上打球 , 但明天就有可能漂泊到贵州、广西等地的某个小县城 , 在不平整的水泥地上肉搏 。 这些 , 都是为了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