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宫廷紫砂,造物工艺的成熟

紫砂艺术在中国工艺文化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历经了数代贤人智士、名工巧匠的雕琢和磨砺后,形成了“方非一式,圆不一相”的艺术形式,造就了材良工萃、抱德炀和的工艺典范。时至今日,紫砂艺术仍以其强大的影响力和延伸力,影响着当代工艺美术的发展。紫砂艺术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在博物馆藏中占有重要地位。
该领域的研究学者对故宫博物院馆藏的400余件宜兴窑紫砂器进行了系统的清点、整理和研究,提出了“宫廷紫砂”的学术概念。本文对宫廷紫砂造物工艺的成熟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它有东西方多技艺的融合、匠户制度改革的激发、工艺技术层面的成熟等多方面的因素,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宫廷|宫廷紫砂,造物工艺的成熟
文章插图

一、东西方多技艺的融合
明中叶世界开始进入大航海时代,我国与外界经贸的联系也更为紧密。万历年间开始,积累了丰富的航海经验,和掌握高超的造船技术的我国东南沿海居民纷纷投入对外贸易,成、弘朝时。闽粤一带“只有视渊若陵,久成习惯”,私人海上贸易开始走向繁荣。中国的陶瓷、茶叶、丝绸等商品以贸易为主要载体向国外传播。
在这背后首先体现的是明代经济模式的变化和经济贸易政策的转向。嘉靖、万历时期,粮食品种增多,经济作物在全国得到大范围推广,江南地区的手工业雇工经营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手工业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伴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商人们获利甚丰,也促进了中国与外界的联系。
沿海人民移居开发成为一种潮流。清代康乾时减赋和开发的统治策略使得生产力得到大力发展,田地大面积垦殖。史称“康乾盛世”。清代手工业快速发展并日趋成熟,中国的茶叶和紫砂壶同时由销往西方。当时远销海外的精美陶瓷器、漆器、丝绸等工艺品,引起了欧洲各个的阶层的浓烈兴趣。
中国元素成为欧洲上至贵族,下至平民共同的追逐热点。然而清代后期开始闭关锁国政策,这一政策使东西方交流减少,阻碍了当时中国紫砂技艺在内的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自此以后也迎来了中国整体国力的衰落期。与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并发展到顶峰不同的是,同时期的西方酝酿和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宫廷|宫廷紫砂,造物工艺的成熟
文章插图

15世纪末期开始,欧洲资产主义萌芽不断壮大,工商业、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资方主要国家开始步入工业文明时代。具体来说体现在:政治形态上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资产阶级直接统治与代议制逐渐形成;经济发展层面资本主义工商业产生、迅速发展并进行工业革命,工厂逐步取代手工工场。
思想文化领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启蒙运动的此起彼伏,推动人们思想不断解放;对外关系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欧洲人积极发展对外贸易。17世纪中叶,商品经济和对外经贸成为经济领域的主要部分,使不适应的欧洲的封建统治开始崩塌瓦解。18世纪后期,主要西方国家资本革命基本完成。
【 宫廷|宫廷紫砂,造物工艺的成熟】宫廷|宫廷紫砂,造物工艺的成熟
文章插图

开始进入工业革命时期,生产力快速发展,至此西方诸国引领起世界发展潮流。欧洲人最初就是为了梦想中,《马可波罗游记》记载的富饶而神秘的东方世界而远航的,如十七和十八世纪欧洲艺术界的“罗科科”时代,中国文化和中国元素受到狂热的追捧和崇尚。中西方贸易和交流对于西方更加具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