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汤一介专栏|对“天人合一”的几点思考

_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 , “天人合一”是一种很重要的哲学思想 , 由此衍生出的“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的思想 , 千年以来被很多思想家诠释 , 三智书院创院院长、永远名誉院长汤一介先生也曾多次发表对“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的看法 。 三智书院微信公众平台开设“汤一介专栏” , 与朋友们分享汤一介先生对“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的论述 。 今天 , 小编和您分享汤一介先生对“天人合一”的思考 。
_
哲学|汤一介专栏|对“天人合一”的几点思考
本文图片

北京大学资深教授 , 中国文化书院创院院长 ,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儒藏》工程首席专家 , 三智书院创院院长、永远名誉院长汤一介
“天人合一”这一《易》所阐发的命题 , 是中国儒家思想的重要基石 。 儒家哲学认为 , 在“天”和“人”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关系” , 两者是相即不离的 。 因此 , 研究其中之一不能不牵涉另一个 。 依据“天人合一”的哲学命题和思维模式 , 我们在考虑人类自身问题的同时 , 必须要考虑“自然界”的问题 , 忽略了这一点 , 人类就要受到惩罚 。 当今人类不正是由于严重地忽略了这种“天”与“人”相即不离的内在关系 , 而使“人类和自然正走上一条相互抵触的道路”吗?当今不正是由于人们不了解“天”的有机性和神圣性以及与“人”存在着相即不离的关系而正在受到惩罚吗?
由《易经》开启的“天人合一”思想(即“《易》 , 所以会天道、人道也”的思想)对解决当前“生态问题” , 作为一种哲学的思考 , 一种思维模式 , 或可对我们有几点启发:
_
_
_

_
_
我们不能把“人”和“天”看成是对立的 , 这是由于“人”是“天”的一部分 , “人之始生 , 得之于天” 。 作为“天”的一部分的“人” , 保护“天”应该是“人”的责任 , 破坏“天”就是对“人”自身的破坏 , “人”就要受到惩罚 。 因此 , “人”不仅应“知天”(知道“天道”的规律) , 而且应该“畏天”(对“天”应有所敬畏) 。
哲学|汤一介专栏|对“天人合一”的几点思考
本文图片

现在人们强调“知天”(所谓掌握自然规律) , 只是一味用“知识”来利用自然 , 以至于无序地破坏自然 , 把“天”看作征服的对象 , 而不知对“天”应有所敬畏 , 这无疑是“科学主义”极端发展的表现 。 “科学主义”否定“天”的神圣性 , 从而也否定了“天”的超越性 , 这样就使人们在精神信仰上失去了依托 。
中国人的“天人合一”学说认为 , “知天”和“畏天”是统一的 。 “知天”而不“畏天” , 就会把“天”看成是一死物 , 而不了解“天”乃是有机的、生生不息的、刚健的大流行 , “畏天”而不“知天” , 就会把“天”看成外在于“人”的神秘力量 。 而“人”则不能体会“天”的活泼泼的气象 , 而不能很好地受惠于“天” 。 “知天”和“畏天”的统一 。 正是说明“天人合一”的一个重要方面 , 从而表现着“人”对“天”的一种内在的责任 。
_
_
_

_
_
我们不能把“天”和“人”的关系看成是一种外在关系 , 这是因为“天即人 , 人即天” , “天”和“人”是相即不离的 。 “人”离不开“天” , 离开“天”则“人”无法生存;“天”离不开“人” , 离开“人”则“天”的超越的神圣性、活泼泼的气象则无以彰显 。 这种存在于“天”和“人”之间的内在关系正是中国哲学的特点 。 如果“人”与“天”是一种外在关系(即它们是相离而不相干的) , 那么“人”就可以向“天”无限制地索取 , 甚至把“天”看成敌对的力量 , 最终人将自取灭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