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汤一介专栏|对“天人合一”的几点思考( 二 )


哲学|汤一介专栏|对“天人合一”的几点思考
本文图片

“《易》 , 所以会天道、人道也” , 正是要说明“天道”和“人道”之所以是统一的道理 , 不能在“天道”之外去说“人道” , 同样也不可以在“人道”之外说“天道” , 宋明理学对这点看得很明白 。 程朱的“性即理”和陆王的“心即理”虽然对“天”“人”关系入手处不同 , 但在“天人关系”问题上是相通的 。 程朱的“性即理”是由“天理”的超越性而推向“人心”的内在性 , “天理”不仅是超越的而且是内在的 , 同样“人性”不仅是内在的而且是超越的 。 陆王的“心即理”是由“人心”的内在性而推向“天理”的超越性 , “人心”不仅是内在的而且是超越的;“天理”不仅是超越的而且是内在的 。 因此 , 我们可以说 , 中国哲学是以“内在超越”立论的 。
既然中国哲学是从其“内在超越性”方面讨论“天人关系”的哲学 , 也就是说“天”和“人”不仅不是对立的 , 而且存在着内在的相即不离的关系 。 不了解一方 , 就不能了解另一方;不把握一方 , 就不能把握另外一方 。 所以说 , “为天地立心”就是“为生民立命” , 不可分为两截 。 由于了解了“天”和“人”的相即不离的内在关系 , 那么我们就可以较深刻地把握“天”的神圣超越性和“义理”的关系 。
_
_
_

_
_
“天”和“人”之所以有着相即不离的内在关系 , 皆因为“天”和“人”皆以“仁”为性 。 “天”有生长养育万物的功能 , 这是“天”的“仁”的表现 。 “人”既为“天”所生 , 又与“天”有着相即不离的内在关系 , 那么“人”之本性就不能不“仁” , 故有“爱人利物之心” 。
哲学|汤一介专栏|对“天人合一”的几点思考
本文图片

如果“天”无生长养育万物的功能 , “人”如何生存 , 又如何发展?如果“人”无“爱人利物之心” , 无情地破坏着“天”的“生物之心” , 同样“人”又如何生存?从“天”的方面说 , 正因为其有“生物之心” , 它才是生生不息的、活泼泼的、有机相续的 。 从“人”的方面说 , 正因为其有“爱人利物之心” , 人才与天、地并列为三才 。 中国哲学认为 , “天心”“人心”皆以“仁”为性 , 正因为如此“天”“人”才可以相通 , “天”才可以内在于“人” 。
_
_
_

_
_
“天人合一”这一哲学命题体现着“天”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 它不仅包含着“人”应如何认识“天”的方面;同样也包含“人”应该尊敬“天”的方面 , 因为“天”有其神圣性(神性) 。 这也许正是由于中国哲学(主要是儒家哲学)虽然不是如基督教、佛教等那种纯粹意义上的宗教 , 但它却有着强烈的宗教性 。 也许正因此 , 在中国儒家思想可以起着某种宗教的功能 。 “天人合一”不仅是“人”对“天”的认知 , 而且是“人”应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 。 因为“天”不仅是自然意义上的“天” , 而且也是神圣意义上的“天” , “人”就其内在要求上说 , 需要不断修炼自己 , 以求达到“同于天”的超越境界 。
哲学|汤一介专栏|对“天人合一”的几点思考
本文图片

就这个意义上说 , “人”和“天”不仅不是对立的 , 而且“人”应该与“天”和谐共存 , 以实现其自身的超越 。 这就是说 , “天人合一”作为一种哲学思想 , 它表达着“人”与“天”有着内在相即不离的有机联系 , 而且在“人”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过程中达到“人”的自我超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