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明日立秋:秋起晒伏,兆丰年

立秋 , 二十四节气之十三 , 在公历8月7日至8月9日交节 。 这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 , 俗谚有云“时至立秋年过半 , 日月如梭转瞬间” , 《管子》一书也有“秋者阳下 , 故万物收”之句 , 此后暑热寒凉交替 , 阴阳互转 。 散文家丰子恺撕去日历上“立秋”的一页之后 , 曾不由感慨道:“虽然太阳的炎威依然没有增加 , 寒暑表上的热度依然没有降低 , 然而只当得余威与残暑 , 或霜降木落的先驱 , 大地的节候已从今移交于秋了 。 ”(丰子恺《秋》)此时 , 自然界万物随着阳气的下沉而收敛 , 从繁盛趋向成熟 。
立秋|明日立秋:秋起晒伏,兆丰年
本文图片

然而 , 立秋并不等于入秋 。 在江南 , 立秋尚处中伏 , 依旧酷热难耐;立秋后的第个庚日便是末伏的开始 , 民间有“秋后伏”之说 , 真正的凉爽之感大约要到白露节气之后才会有吧 。 已经忍受了两个多月“上蒸下煮”般闷热天气的江南人 , 都盼着那凉爽之风快些到来 。 对此 , 老南京人就把立秋分了“公秋”“母秋” , 以当年立秋的具体时间来预测此后气候凉爽与否 。 具体来说又有两种不同的分法 , 按照近人杨心佛《金陵十记》的记载为“单日公秋 , 双日母秋” , 《中国方言大词典》“公秋母秋”条 , 则有白天立秋为“公”、夜晚立秋为“母”的说法 。 民间据此产生了不少谚语 , 比如“公秋爽 , 母秋凶” , 其义为单日立秋 , 此后天气凉爽 , 双日立秋 , “秋老虎”肆虐;还有“朝立秋凉飕腮 , 夜立秋热烘烘”“早上立了秋 , 晚上把扇丢 , 晚上立了秋 , 来日热死牛”等等 。
无论“公”“母” , 时节仍然向着“秋意渐起”推移 , 立秋时的植物虽没有万紫千红之色 , 却开始成熟 , 收获的大幕被如钩新月、清朗秋风扯动了一角 , 人们兴高采烈地期待着瓜果飘香于天地人间 。
梧桐叶落 , 天下知秋
古时 , 立秋如立春、立夏一般隆重 , 此日天子率领公卿大臣于西郊迎秋 。 《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汉时天子于迎秋仪礼之后 , 再出东门狩猎 , 将射死的鹿麛载到宗庙作为祭品 。 而此日 , 民间多有祭祀土地、答谢丰收之仪式 。
梧桐是秋的报信者 , 俗语有“一叶落而知秋”之说 , 此“叶”即梧桐叶 。 明人张岱在《夜航船·秋》中认为此种说法源于古诗“梧桐一叶落 , 天下尽知秋” 。 “梧桐报秋”曾经是一种宫廷仪式 。 根据《梦梁录》卷四的记载 , 南宋时 , 都城临安的皇宫内种植了梧桐树 。 立秋日 , 太史官会穿着华美的礼服 , 手持朝笏 , 到了立秋交节的时辰 , 便抑扬顿挫地奏报“秋来了” , 声音雄浑悠长 , “其时梧叶应声飞落一二片” , 甚是应景 。 南宋布衣诗人刘翰久居临安 , 一日为凉意所惊 , 梦醒起身 , 寂静的院落中 , 朗朗的月色下 , 唯有满阶片片梧桐落叶透出丝丝秋意 , 于是他便写下了诗句“睡起秋声无觅处 , 满阶梧叶月明中”(《立秋》) 。
立秋|明日立秋:秋起晒伏,兆丰年
本文图片

秋 , 就这样到了 。
在古人眼中 , 梧桐是有灵性的 , 它能“悟秋”并知时令 。 当代学者程超寰《本草释名考订》一书中认为梧桐叶可辨“日月正闰” , 书中指出 , 如梧桐长有十二片叶子 , 每片叶子代表十二个月 , 闰年再多长一片小叶子 , 于是人们看小叶子长在何处 , 便可知哪个月是闰月了 。 此法是否奏效 , 尚未有科学验证 , 不过梧桐叶与秋的相关之说还不止于此 。 相传西周王朝第二位君主周成王曾于立秋日随手捡起地上飘落的梧桐叶 , 剪成“圭”形 , 对自己的弟弟叔虞说:“我以此为信 , 封你到唐地!”《吕氏春秋·审应览》便记载了这个“桐叶封弟”的故事 , 此后“剪桐”成了分封的代名词 。 古时“剪叶为圭”的故事颇受百姓喜爱 , 很快 , “剪叶”就进入到普通民众的生活中 。 据传汉代有民谣 , 其词为“汉妃抱娃窗前耍 , 巧剪桐叶照窗纱” 。 由此可知 , 汉代妇女已经会将梧桐叶剪成各种图形贴在窗上逗弄孩子了 , 大概当时剪叶早已成了女子取乐玩耍、装点生活的日常游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