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明日立秋:秋起晒伏,兆丰年( 二 )


立秋日 , 妇女们也会用剪叶来装扮自己 。 “唐时立秋日 , 京师卖橄叶 , 妇女、儿童剪花戴之 , 取秋意也 。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南宋时期每年立秋日 , 都城临安内外 , 满大街都是卖楸叶的人 , 妇女、孩子们买来枫叶 , 剪成各种各样的花样 , 插在鬓角两边 , “以应时序” 。
立秋|明日立秋:秋起晒伏,兆丰年
本文图片

楸树 , 是一种小型乔木 , 李时珍认为它是最早感知到秋意的树 , 因此称作“楸” 。 北宋时 , 山阴(今绍兴)学者陆佃有“木名三时”之赞 , 曾云:“椿树旺于春 , 榎树旺于夏 , 楸树旺于秋 , 可称‘木名三时’ 。 ”(《坤雅》卷十四)后来 , 他的孙子——南宋诗人陆游夏末初秋在中庭纳凉时 , 心动于红霞映日下楸树细枝随风荡漾的婀娜风姿 , 不由感叹“摇摇楸线风初紧 , 飐飐荷盘露欲倾”(《中庭纳凉》) 。 陆氏祖孙同咏楸木 , 亦是心有灵犀 。
南宋诗人范成大有《立秋诗》 , 记述了另外几种立秋习俗 , 诗云:“折枝楸叶起园瓜 , 赤豆如珠咽井花 。 洗濯烦襟酬节物 , 安排笑口问生涯 。 ”除了戴楸叶外 , 当时亦有吃瓜豆、咽井水等诸多节物风俗 , 甚是欢乐 。
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徐馀》卷二十中还提到杭州人用石楠红叶剪成花瓣状 , 插在发际鬓边 。 黑发红花 , 分外俏丽 。 此外还有的地方 , 人们不仅插戴楸叶 , 还将楸叶枝条编成帽冠戴着 , 以迎接凉秋的到来 。
立秋|明日立秋:秋起晒伏,兆丰年
本文图片

明代冯应京在《月令广义》中则有饮赤豆水的说法 , 他指出在立秋日拿七粒或十四粒赤豆 , 以井水咽下 , 一整个秋天就不犯痢疾了 。 不过这个说法经不起推敲 , 只能算是民众对身体健康的希望吧 。 清康熙《海宁县志》有关于立秋日饮井水可除痱子、止痢疾的记载 , 清光绪时湖州一带便流行此俗 , 人们以为此举可以令人“免生痱 , 止痢”(《乌程县志》) 。 可见 , 旧时的人爱给各种风物、应时之举 , 安上个趋吉避祸的名目 , 如此一来 , 便感觉有了“底气” , 可热闹一番了 。
搁稻晒秋兆丰年
立秋时节正是农人忙碌的时候 , 农谚云:“耘耥田事毕 , 放水让田裂 。 ”此时 , 晚稻逐渐进入结穗期 , 农人要把稻田里的水排干 , 在太阳下暴晒十余日 , 再灌水入田 , 称为“搁田”或“搁稻” 。 民国《陶朱公致富全书》云:“稻田立秋后不添水 , 晒十余日 , 谓之搁稻 。 ”搁稻主要是为了防止稻禾结穗时倒伏 。 稻田排水后一直要达到“田间不陷脚 , 田边开细坼 , 土面露白根 , 稻叶坚挺拔”的程度才算成功 。 水田底部的泥土要晒得半干 , 微微出现裂缝 , 这样稻禾的根便能往下深扎 , 抑制无效的分藥 。 根扎得越深 , 植株越是直立而强韧 , 可以保证后期结穗丰产 。 农谚“秋前不搁田 , 秋后叫皇天”说的便是搁田的重要性 。 搁田十余日后 , 要还水 , 不过此时不能大量灌水 , 农人讲究少量多灌 , 有“浅灌勤灌搭浆水 , 干干湿湿直到老”的说法 。 直到稻谷成熟 , 才能排去水 。
立秋|明日立秋:秋起晒伏,兆丰年
本文图片

水稻陆续开始抽穗 , 眼见着丰收在望 , 此时每一声雷鸣、每一滴雨水都牵动着农人的心 , 他们将之视为某种征兆 , 关乎田地收成 。 比如打雷了 , 他们就说“秋毂碌 , 收秕谷”:“毂碌” , 音似“轱辘”或“咕噜” , 本意是车轮或者车轮转动的声音 , 这里说的是雷声;“秕谷” , 是干瘪不饱满的谷子 。 此谚谓若是立秋这天打雷 , 那么瘪谷、坏谷就多 , 田地也要减产 。 南宋诗人范成大《秋雷叹》一诗中有记此俗 , 其诗云:“立秋之雷损万斛 , 吴农记此占年谷 。 ”清人蔡云《吴歈》也指出:“谚云:‘秋孛鹿 , 损万斛 。 ’言立秋闻雷 , 岁必歉收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