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水千山|跨越万水千山,一个哨所和83封云端书信

万水千山|跨越万水千山,一个哨所和83封云端书信
文章图片

这段距离很远 。
4000公里 , 乌鲁木齐与广州之间的距离 。 跨越万水千山 , 直飞两地的航班最快也要6个小时 。
这段距离很近 。
83封书信 , 83颗真心与一个远方哨所的距离 。 一封封温暖信笺从83位少年手中寄出 , 跨越了千山万水 , 将情谊和感动悄悄投递 , 给寒冷孤寂的边陲哨所带来欢乐祥和、带来希冀期待 。
地理位置上相距遥远的远方 , 因为心与心的情感交融变得近如咫尺 。 当83封中学生的亲笔信 , 飞上海拔5000多米的秋迪俭革拉哨所 , 手捧着信笺的哨所官兵们笑了 , 喀喇昆仑高原的风暖了 , 那个枯黄单调的世界变得五彩缤纷了 , 那个遥远的地方不再是绝对意义上的远方了 。
“收件人——致最可爱的人 , 落款——广铁一中铁英中学 。 ”
一封封信笺 , 就像一座座心桥 , 跨越了时间和空间 , 跨越了现代社会人与人的情感边界 , 让戍守西陲的边防军人与成长于东南沿海的少年之间多了一份牵挂 。
今天 , 就让我们走近这个故事 , 走进一个哨所和83封远方的来信 。
——编 者
万水千山|跨越万水千山,一个哨所和83封云端书信
文章图片

戍边战士读信 。
一个哨所和83封云端书信
■董云杰 胡世坚 解放军报特约采访人员 黄宗兴
少年的感动 。
空气中飘荡着清新的气息 , 远处传来琅琅读书声 , 更远处的操场上 , 依稀可见孩子们嬉戏欢笑的身影 。
雨后的广铁一中铁英中学校园 , 阳光清澈 , 一位陆军上尉军官被少年们簇拥着 , 有说有笑地交流着 。
这名上尉军官是新疆军区某团连长叶添科 。
这天 , 回到广东探亲的他 , 带着领导的嘱托和秋迪俭革拉哨所官兵的回信来到广州 。 见到铁英中学的学子 , 叶添科太高兴了——“给哨所写信的这群少年 , 我们终于相见了” 。
万水千山|跨越万水千山,一个哨所和83封云端书信
文章图片

讲述书信背后的故事 。
一群少年与83封信
坡陡弯急、一路颠簸 , 风沙弥漫、尘土飞扬 。
历经了几十个回头弯 , 83封书信终于“飞”上云端哨所 。
海拔5000多米的秋迪俭革拉哨所 , 守哨的是一群平均年龄25岁的年轻人 。 从连队到哨所8公里 , 书信乘坐的汽车却走了一个多小时 。
在这里 , 遥远不只是数字 。
当新疆军区某部干事张虎喘着粗气从背包中取出书信 , 他发现装书信的拉链文件袋竟也出现了“高原反应”——出发时还是平整的 , 现在倒像个充了气的球 。
飞上高原 , 书信都会“水土不服” 。 守望高原 , 年轻的士兵却坚毅顽强 。
接过书信 , 哨所排长徐澎把书信分发到战友手上 。 打开信 , 迫不及待地读着信 , 围坐一起互相看对方手里的信 , 聆听着从唇齿间情不自禁读出的温暖话语 , 大家脸上的表情有惊喜 , 有感动 。
每一个信封 , 都被画上了稚嫩鲜艳的图案 。 徐澎一封封看着信 , 心里涌上一股暖流 。
时光回溯到几个月前 。 铁英中学教室的玻璃窗 , 倒映着一张张认真的脸庞 。 讲台上 , 教务处老师黄磊明正给大家讲述边防军人的巡逻经历 。
巡逻路上危险重重 , 高原反应袭来咬牙坚持……边防线上 , 军人就是山 。 台下鸦雀无声 , 黄磊明的讲述让孩子们流下眼泪 。
从云端孤哨到南国校园 , 从年轻战士到莘莘学子 , 相同的青春却有不同的色彩 。 42岁的黄磊明多次被边防军人的故事感动 , 他觉得他和边防军人的心彼此相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