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三星堆考古札记?丨溯源·探访鱼凫村遗址

考古|三星堆考古札记?丨溯源·探访鱼凫村遗址
文章插图

遗址区内的小道(摄影:李明斌)
作者介绍:李明斌,上海大学特聘教授、上海大学博物馆馆长
七月酷暑,骄阳似火的成都平原,天气预报的温度连续多日都在35度以上,体感温度应超过了40度,此次高温及持续日久,当是多年难见。行走在正午的野外,犹如大热天里烤炭火。
鱼凫村遗址,位于成都平原腹心区域,南距温江城区约5.5公里。该遗址曾载于清代温江县志中,传古蜀鱼凫王曾都于此,又因地面尚残存数段土埂(城墙),当地亦习称该古遗址为鱼凫城遗址。
鱼凫村遗址城垣40万平方米范围曾分属成都市温江县(后改为区)直属村、鱼凫村和报恩村(因附近报恩寺得名)三个行政村,近年行政区划调整,统一变更为鱼凫村,体现出对历史文化之尊重。
对鱼凫村遗址最早的考古工作始于1964年春的田野调查。曾亲自参加该次考古调查工作的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原历史系考古专业)宋治民先生,在刊于《四川文物》2000年第2期上的《试论四川温江鱼凫村遗址、新津宝墩遗址和郫县古城遗址》中指出,是年4月,“在冯汉骥先生主持下,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60级学生配合课堂教学进行了田野考古调查实习,有4名青年教师和11名学生分作4组,分别对双流、彭州、郫县和温江作了两周的考古调查。笔者和3名学生前往温江县调查,临行前冯先生叮嘱注意调查鱼凫城遗址。”视野所及,当时的地面有明显城垣,最高残存2.9米,仅在报恩寺附近城垣上有汉墓发现。因城址内外为小麦所覆盖,地面也没有任何发现,推测城址为春秋战国之时遗存。
时隔三十二年后的1996年初春,为探寻三星堆文明的发展来源,构建古蜀文明考古学谱系以及在中华远古文明中的定位等重大学术问题,成都的考古者根据上一年对新津宝墩遗址调查试掘所获认识,在平原地区开展了系列的、有针对性的主动考古调查。因有鱼凫村遗址早年的田野工作基础,在当地文管所专职干部陪同下,他们在横贯鱼凫村遗址南垣东部的灌溉水渠断面采集到有早期陶片,经比对研断,认定鱼凫村遗址的年代可能会早到史前。
基于以上认知,1996年秋冬季和1999年10月至次年1月,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等,先后对鱼凫村遗址城垣及城内遗址区开展了两次考古发掘,学术收获甚丰:弄清城垣结构和建造方式;发现“宝墩文化”地层堆积和众多遗迹;将早期文化堆积分成三期(大体在距今4500—3700年间,早于三星堆古城主体年代。第一、二期的鱼凫村遗址,和大体同时代的宝墩遗址一道,是成都平原最早的史前时期遗址之一);确定城垣走向和城址平面形状(略呈六边形,总周长2110米);确认早期文化堆积范围和分布规律;出土大量多文化因素的陶器;分析并确认遗址第三期文化的独特性,为此后提出“鱼凫村文化”新命名,提供了更多关键考古材料。
鱼凫村遗址考古发掘二十余年来,随着其他相关考古新材料的发现与公布以及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显示出该遗址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一是,为古蜀文明的起源研究提供了更多依据和可能。鱼凫村遗址出土的网格纹黑色彩绘陶片,与北方黄河上游的马家窑、岷江上游营盘山所出彩陶多有近似之处。鱼凫村遗址出土大量的镂空圈足器,与东方长江中游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典型圈足器类多有相近,鱼凫村遗址第三期的敛口瓮在石家河文化晚期的湖北荆州观音垱汪家屋场遗址也有同类器发现,鱼凫村遗址城墙本体坡状夯(堆)筑方式,与长江中游同时代的城墙建造方式一致。以上种种,说明鱼凫村遗址“北上”“东进”的文化联系早已客观存在,即大约在距今4500—4000年间,长江上游与黄河上游、岷江上游和长江中游之间的文化交往通道已然打通,这为后续以三星堆——金沙为典型代表的古蜀文明更加广泛的对外交流,奠定了重要历史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