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燕君|今日批评家|邵燕君:直言精神·专业品格( 二 )


多年来学术界一直是重研究轻批评 , 即使是文本解读也往往是肢解作品 , 以之作为某种理论的注脚 。 这种大而无当、隔靴搔痒的批评 , 实际上早被作家和读者拒绝 , 沦为“自说自话” 。 与此同时 , 一些“学者”却以专家身份成为“文学表扬家” , 促使洁身自好者更倾向于做“不介入”的“纯学问” 。
我们必须看到 , 当代文学是一个特殊的研究领域 , 对层出不穷涌现出的作品进行及时的判断、仔细的筛选、敏锐的发掘是极其重要又极其基本的工作 , 这既影响到对当下创作风潮的引导 , 也关乎未来文学发展的方向和文学史写作 。 即使以宝贵的时间淘沙 , 与速朽者同朽 , 也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 为了文学批评的健康发展 , 在敦促“直言者”加强专业品格的同时 , 在“学院派”中倡导“介入性”和“直言精神”也同样重要 。
文章刊登于《南方文坛》2006年第1期
批评家印象记
关于邵燕君
曹文轩
邵燕君念完博士那一年 , 我代表当代文学教研室 , 起草了一份关于将她留校的申请报告 。 这份申请报告实事求是地描述了邵燕君的成长经历 , 深入分析了她的学术修养与素质 , 把将她留校的理由很诚恳地作了诉说 , 无一句虚语 。 现如今 , 念完博士的最好选择 , 莫过于留校任教 。 但由于留校的条件一路攀升 , 直高到近乎苛刻的地步 , 能够留校的凤毛麟角 , 而留北大则几乎难于上青天了 。 每年一度的应聘 , 看应聘者纷纷落马 , 作为其中的一个投票表决者 , 事后 ,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心中都会感到不安与歉意 。 邵燕君的留校要接受学术委员会的严格审查(甚至是盘问) 。 那天 , 面对学术委员会诸位先生 , 她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卑不亢地作了她的学术报告 。 记得那份报告 , 并无惊奇之处 , 倒是显得过于平实 。 最后 , 她顺利通过了 。 我将这件事视为她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 留与不留 , 她的人生将会是两样的安排、两样的风景 。
当时考虑让她留校 , 教研室主要是从两个维度上思量的 。 一是背景 , 二是前景 。 所谓背景 , 就是她在学术上已经呈现出来的形状 。 所谓前景 , 就是根据已有的形状 , 加上对她各方面品质的考察 , 然后对她在学术上的未来形状再作一个展望和推测 。
邵燕君于1986年入北大读书 。 本科学习期间 , 曾作为《北大校刊》的采访人员在校内外进行广泛采访 , 虽然那时不免显得有点稚气 , 但很灵敏 , 很有活力 。 记得她曾写过一篇长文叫《进退之间——从商品经济的冲击看知识分子的命运》 。 她走马灯一般采访了数十位当时在知识界、文化界颇有影响力的著名人士 。 该文发表后被数家报刊转载 , 也算是轰动一时 。 这些年 , 一些年纪大的老师在回忆那段时光时 , 往往都要描述那时她采访他们时的风采 。 他们说 , 那时 , 她就有模有样了 。 在此过程中 , 邵燕君的文化视野得到了拓宽 , 社会经验和写作能力上也得到了训练 。 因学业成绩优秀 , 本科即将毕业时 , 她获得了免试就读硕士研究生的资格 。 当时我既管当代文学教研室 , 又管中文系的研究生工作 , 只几句话 , 就很容易地将她要到了当代文学专业 。 从此 , 她就被绑在了当代文学的战车上而欲脱不能了 。 这一绑定 , 对她的一生来说 , 也许并非是最佳选择 , 可谁让她写那些文章的呢?这些文章在搞当代文学研究的人看来 , 她天然就具有干这一行当的品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 , 邵燕君频频在《文学评论》《上海文论》《文学评论家》《文史知识》《文学世界》《读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 就已经有了一点气象 。 她的硕士论文《作为经验的叙述和作为想象的叙述——论先锋小说的形式化追求及技术化倾向》 , 在详细考察了先锋小说的创作状况后 , 提出“经验的叙述”与“想象的叙述”两个概念 , 从而廓清了先锋小说的创作倾向 。 圈里人觉得很有见地 。 后来发表在了《文学评论》和《文学世界》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