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舍人|一战为宋朝续命118年,毛泽东眼里的千古一人和那场战争有多牛?( 二 )


于是他立即上书皇帝,断言金人一定会撕毁和约,建议朝廷做好防御准备。
不过,他的意见却未能引起高宗赵构和宰相汤思退的重视。
那么,饱受金人之患的宋高宗为什么会对虞允文的警告置之不理呢?难道是承平日久,麻痹大意了?
答案是否定的。
事实上,赵构从未放松过对金国这个老对手的警惕。就在不久前(上一年的六月),他还派工部侍郎王纶作为称谢使,到金朝侦查敌情,并巩固盟约。
接下来发生的事,就很有意思了。
王纶到了中都(今北京),受到金人极高规格的接待。不但每天宴席不断,大小官员对他的态度也十分友善,甚至有些曲意迎奉的味道。
有一天,金主完颜亮亲自召见了王纶。
这显然是一次非正式的会面,在场的除了他们二人之外,只有金国的一个执政。
完颜亮看似漫不经心,随意的问了王纶很多问题。王纶则是不亢不卑、对答如流。
最后,王纶的表现似乎深深的折服了完颜亮。他开始大赞南宋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态度越发谦恭。
之后不久,王纶就被放回了临安。他向高宗报告说,金人态度恭顺友好,完全没有要打仗的意思。
事实上,这不过是金人麻痹对手的伎俩,老实的王纶上了完颜亮的当,他实际上早已开始图谋伐宋了。
在南宋朝廷上下一片乐观的氛围之中,虞允文却深感忧虑,他深信金人一定有所图谋。
同年十月,虞允文假借工部尚书之名,以贺正使的身份出访金朝。他很快发现,金人正在大量运输粮草,建造战舰,显然是要南征了。
为了尽快让朝廷知晓这一状况,他急忙向金主辞行。完颜亮故技重施,摆出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告诉虞允文,自己正在造船,准备来年去洛阳观赏牡丹。
虞允文可不是王纶,没那么好糊弄。他返回宋廷之后立即将金人备战的情况向皇帝奏报,并再次强调必须加强淮、海两地的防御力量。
宋朝也因此避免了被偷袭的噩梦。


中书舍人|一战为宋朝续命118年,毛泽东眼里的千古一人和那场战争有多牛?
文章插图

不过,面对金人强大的军队,宋军的准备似乎也没有什么用。
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十一月,完颜亮已经突破宋军防线,率领大军逼近采石(今属安徽马鞍山),淮西宋军主帅王权因为不战而退被就地免职,由大将李显忠接任。
这个时候,虞允文被派往采石劳军犒师。当他抵达到采石,却发现主将李显忠还未赶到,而金人已经准备渡江了。
虞允文知道,如果长江防线被突破,南宋朝廷就难保了。他决定挺身而出、亲自担纲前线指挥。
当时敌军有四十万之众,而宋军只有一万八千,众寡悬殊。加上宋军新败,又是东拼西凑的乌合之众,士气非常低落。
为了鼓起大家的斗志,虞允文向士兵做了一个简短而有力的战前动员。
“士兵们,金人就要杀过来了。
你们的身后就是我们的家园。
战,或许有一线生机;退,只有死路一条;你们的父母妻子也将不能幸免。
是要血染沙场、留名青史,还是放下武器等待金人的屠刀,就看你们的了。‘’
在他的鼓动之下,众将士纷纷表示要与金人死战、绝不投降。
军心有了,那就列阵迎敌吧。
虞允文命令诸将在岸上列阵待命,作为最后一道防线;又将水军战船分为五队,其中两队藏在小汊港之中作为预备队,等待时机包抄反击;其他三队一字排开,一队在左、一队在右,最精锐的一队居中,正面迎敌。


中书舍人|一战为宋朝续命118年,毛泽东眼里的千古一人和那场战争有多牛?
文章插图

刚刚布置完毕,敌人的行动就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