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何瞻谈中国古代游记文学( 二 )


您认为 , 从宋代到晚明 , 游记文学日渐发达 , 这当然一方面是指作品数量的繁荣 , 除此之外 , 是不是还有其他的标志?您在书中比较了张岱的写法和宋代人的不同 , 这在明代是典型性的吗?在写法上的变化体现在哪里?
何瞻:不少文学批评家将明朝晚期称赞为中国传统游记文学的黄金时代 。 虽然“黄金时代”这个名称的确切含义并不完全清楚 , 但无疑明朝是一个旅行写作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 。 拙著提出明代旅行文学由三种话题视角构成:“娱乐游览”“学术评论”和“地理调查” 。 以娱乐为目的的游览在中国可以上溯到六朝 , 到后来的宋朝已经很繁荣了 。 此种活动的趋势延续到明朝 , 尤其是在晚明末期特别普遍 。 但晚明的娱乐游览游记和宋代的游览叙述游记有些不同 。 晚明游记作家比较喜欢去有名的 , 尤其是既舒适又方便到达的江南城市或郊区旅行 , 而不喜欢过于偏僻的远地 , 尤其是那些旅游设施落后的区域 。 很多晚明游记作家 , 如代表作者张岱 , 用小品文的文学体裁来写游记 。 晚明小品文游记与宋代的“游览叙述”的主要区别是它的简洁 。 比如 , 张岱的小品游记代表作《湖心亭》(即杭州西湖的景点)用少于两百字的篇幅 , 描述了一次前往此名胜的夜游 。 与宋代游览叙述的区别也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 张岱没有对西湖的冬天雪景进行详细的描述 , 相反 , 他遵循小品文的创作方法 , 仅仅勾勒了几处精选的细节 。 其次 , 宋代游览叙述中 , 作者的回应常表现为对美景的回应 , 与此不同 , 张岱关注的是对自己的评价 。 这是理解小品游记本质和其创作目的的关键点:从本质上说 , 游览经历起到了催化功能 , 它启发作者对个人天性的回应 。
您举出明代曹学佺的《游武夷记》的例子 , 这篇文章多次讨论武夷山的道教传统 , 我们知道 , 佛教徒和道教徒都有大量旅行及山水的记载 , 宗教因素怎样影响了中国传统游记?
何瞻:宗教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 产生于史前社会的后期,相信并崇拜超自然的神灵 。 在中国,道教徒和佛教徒都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和对幻想中的超自然力量 , 也就是所谓对“神灵”的敬畏和崇拜 。 出家的道教徒与佛教徒也总是希望能够到远离尘世、僻静幽美的地方建立栖身的道观或寺院 , 以便摆脱尘世欲念 , 止息杂虑 , 专注一境 , 习静修行 , 获得道果或佛果 。 山峰高插云霄 , 被古代的人民看作通往天堂和极乐世界的捷径 。 道教徒与佛教徒经常选择一些风景秀丽的深山老林 , 兴建道观或庵堂 。 政府官员有机会出去游览时 , 经常前往受到宗教影响的名山 , 如跟道教有关的青城山、武当山、龙虎山和齐云山 , 或者跟佛教有关的名山 , 如峨眉山、五台山、普陀山和九华山 。 中国古代文人去这种有宗教性的地方 , 不但有机会撰写游记描写这些优秀山峰中的幽美胜地 , 记录了中国佛教文化、建筑和艺术的进步 , 而且有时这些作者自己也受到道教或佛教的影响 , 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改变了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 。 南宋大诗人范成大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 他在成都积极参加佛教界举办的各种佛事活动 , 这是他行政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 。 同时在他的著作《吴船录》中留下了一篇登上峨眉山看到“佛光”的游记作品 。 此作品反映出像他这样的地方政府官员与佛教寺院、僧侣之间的特殊关系 。
您指出中国传统游记的一大特点是非正式的文字形式 , 换句话说 , 在传统观念里 , 这类文字不承担“文以载道”的社会化功能 , 可否谈谈传统社会对旅游文学的基本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