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郭刚堂认亲一个月后:有了关机的自由,正在找回被“偷走”的24年( 二 )


父与子
郭刚堂在重新学习做一位父亲。
除了郭振,他还有两个孩子,虽然常年奔波在为他们找哥哥的路上,但父亲给孩子的爱从来没有缺席。每次从外面回来,郭刚堂都会给两个孩子讲点外面的新鲜事,讲讲自己的所见所闻——在两个孩子的心里,爸爸去外面找哥哥了,但是爸爸会回来,回来会带来礼物和故事,爸爸是很厉害的人。
但是给郭振做父亲,郭刚堂显得有些小心翼翼,像一个初为人父的新手爸爸一样,探索着和儿子相处方式。
在郭振丢失的时候,只有两岁,胳膊跟藕节一样,小胳膊小腿肉嘟嘟的;被找到时,他的个头已经高过父亲半头,是个26岁的青年男子。彼此之间空白的24年,不仅仅是代沟的差距,里面有太多的眼泪、磨难以及血肉亲情和养育恩情之间无法言说的拉扯和牵绊。
摩托车|郭刚堂认亲一个月后:有了关机的自由,正在找回被“偷走”的24年
文章插图

认亲现场的郭刚堂夫妇和郭振(资料片)
郭振是一名教师,郭刚堂平时几乎不会给他主动打电话,只是从微信上联系。父子之间形成了默契,他们在聊天中会刻意跳过中间那些年。为了找到郭振,郭刚堂在外面乞讨、挨打,吃遍了人世间的千般苦,他从来不说;郭振的成长经历,他在另一个家庭里遇到什么,成长的困惑如何消解,郭刚堂也从来不问。双方聊天,都在小心翼翼的避开敏感话题。
“这一个月以来,我们基本都是在微信上聊点新闻,聊点工作,我们谈以后,不谈过去。”郭振找回来了,郭刚堂不想让这些记忆碎片变成玻璃碴,扎在他的心上。他不想让孩子背上道德的枷锁。命运给的痛,由他一个人承受就可以了。
他在试图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老父亲和已经成年的儿子都轻松的氛围——从朋友做起。谈谈时政,聊聊未来,说说工作上的开心和烦恼。
半个呱哒
很多人对郭刚堂如此“大度”的选择并不认同,一路见证了郭刚堂经历的痛苦,亲戚朋友们都劝郭刚堂要把孩子带回来。
在采访的时候,小区里一位大爷远远地就给郭刚堂招手:“你得把孩子带回来啊!这咱自己的孩子!你带回来啊!”
孩子妈妈张文革会想孩子,总是想着能多看看郭振,想跟孩子生活在一起。说起这个问题的时候,郭刚堂短暂的沉默了一下,“那她也得忍着。”
他怕郭振会觉得有压力,哪怕这种压力纯粹发源于爱。
在采访的时候,他小心地避开采访人员询问的一切有关郭振的细节,尤其是双方相处的细节,“我不想打破现在的平衡。”
摩托车|郭刚堂认亲一个月后:有了关机的自由,正在找回被“偷走”的24年
文章插图

郭刚堂寻子路上(资料片)
郭振在河南,郭刚堂在山东,这不远不近的距离,反而可以维持着微妙的平衡。谈及认亲后的走动,郭刚堂并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表示近日河南洪灾和疫情的原因,也让两地的往来交通不方便。
“孩子人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在一起。”郭刚堂心里清楚,24年的分别,让双方不可能没有一点隔阂,“日久见人心,总有一天会走到心里去。”
只是,当被人贩子改变得四分五裂的家庭重新归位,就算每个人都在努力愈合大大小小的创口,缺失的24年还是横亘在这个家庭中间,像一道隐秘的伤痕。
生活的琐碎里经常无意显露出令人伤感的小细节。郭振生活在河南,爱吃面,郭刚堂家在山东聊城。虽然都是北方,但聊城是运河古都,和中原大地的口味、菜品相差甚远。认亲的当天宴席上有一盘聊城的名吃呱嗒,这是一种煎炸的当地小吃,郭振当时吃了半块。这个细节,让郭刚堂高兴了很久,“这是家乡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