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古|生于乱世,自号不系舟渔,《四库全书》评价他为“元季之铮铮者”( 四 )


每到一地 , 陈高都有一批志同道合、肝胆相照的朋友接待 , 他们志趣相投 , 诗词互酬 。 在流亡途中 , 陈高创作了大量的诗文 。 如在玉环他为赵彦名作《梅湾小隐记》 , 对赵的人品赞誉有加:“彦名尚志节 , 学问才器出于人远甚 。 ”在此文中 , 陈高也表述了自己选择逃亡并非逃遁世事 , 而是“乡邑沦陷 , 义不受污” , 在“怀珍待用” 。 赵家有私塾 , 陈高还作《赵氏书塾记》一文 。 陈又从玉环渡海至福州 , 在此期间 , 他为福州城东的名刹东禅报恩光孝寺作记 。 陈高还在福州朋友的陪同下 , 到附近的罗源县莲花山游览 。 那里清泉怪石 , 林壑幽美 , 触发了他的灵感 , 因撰《游罗源县莲花山记略》 。
|谭古|生于乱世,自号不系舟渔,《四库全书》评价他为“元季之铮铮者”
本文图片

▲福州市罗源县摩崖石刻
陈高身在江湖 , 心忧庙堂 。 又渡海北上至山东 , 辗转至河南怀庆府 , 面谒中书左丞相、河南王扩廓帖木儿 。 当时元朝政权已经摇摇欲坠 , 陈高仍还残存希望 。 他与扩廓帖木儿“论江南之虚实 , 陈天下之安危” , 并献上计策如何消除朝廷面临的困局 。 扩廓帖木儿是元朝后期少有的具有远见卓识的重臣 , 被朱元璋称为“真男子” 。 但元朝毕竟大势已去 , 各地起义蜂拥而起 , 仅凭扩廓帖木儿无法独力回天 。 扩廓帖木儿知道陈高的品德才华 , 欲授官重用 。 怀庆府的士大夫都钦佩陈高的才华 , 纷纷上门与他结交 。 在怀庆府数月间 , 陈高病倒了 , 欲走不能 , 只有无尽的等待 。 至正二十七年(1367)八月十八日 , 年仅五十二岁的陈高在怀庆府寓邸去世 。
|谭古|生于乱世,自号不系舟渔,《四库全书》评价他为“元季之铮铮者”
本文图片

陈高葬礼极尽哀荣 , 扩廓帖木儿派遣官员致祭 , 送来厚礼 。 陈高的同年好友、中书平章政事锁铸主持葬礼 。 四方之士 , 都来参加 , 尤其是南方来的士人更显悲伤 。
陈高传世的作品为《陈子上存稿》 , 后来改为《不系舟渔集》 。 原稿是他于逃亡途中手编而成 , 后流落民间 。 金华人苏伯衡是陈高挚友 , 与陈高同荐于乡 , 同试于礼部 , 后又于四明(宁波)再见 , 两人堪称知己 。 苏伯衡不遗余力寻访陈高遗集 , 编辑成书 , 题曰《陈子上存稿》 。
|谭古|生于乱世,自号不系舟渔,《四库全书》评价他为“元季之铮铮者”
本文图片

▲《不系舟渔集》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苍南县图书馆藏影印本)
《陈子上存稿》主要以诗文为主 , 对于陈高的文学造诣 , 秘书少监揭汯在《陈子上先生墓志铭》中评价道:“先生为文 , 上本迁固 , 下猎诸子;先生为诗 , 上溯汉魏 , 而齐梁以下勿论也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陈高作品:“文格颇雅洁” , “五言古体 , 源出陶潜 , 近体律诗 , 格从杜甫 , 面目稍别 , 而神思不远 , 亦元季之铮铮者矣 。 ”
|谭古|生于乱世,自号不系舟渔,《四库全书》评价他为“元季之铮铮者”
本文图片

▲《不系舟渔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金华胡仲申(胡琛)先生学问精深 , 自视甚高 , 但拜读了陈高诗文后 , 顿然改观 。 他对陈高极为推重 , 曾写了一首诗相赞:“东瓯有一士 , 周游吴楚间 。 一岁一归养 , 四十来作官 。 人生贵得意 , 寄书忽长叹 。 芳兰萎蔓草 , 霜露复摧残 。 寸心欲焉托?相望隔山川 。 出门道路恶 , 起伏千万端 。 直性不得遂 , 此道自古然 。 寄书当路者 , 下流良独难 。 ”(《寄陈子上录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