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宋朝最耿直的人,为什么是他?( 二 )


天圣七年(1029) , 欧阳修经人推荐 , 前往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参加考试 , 在广文馆试、国学解试中都拿到了第一名 。 接下来 , 他又乘胜在第二年的礼部省试中再获第一 。 这三个第一 , 当时分别称为“监元”“解元”和“省元” 。 这是名副其实的连中三元 。
三连冠的骄人战绩 , 让欧阳修信心爆棚 。 他觉得 , 接下来的殿试不在话下 , 肯定能夺魁 , 搞个“大四喜” 。 虽然囊中羞涩 , 他还是提前预支了幸福——订做了一套新衣服 , 准备殿试夺魁时穿 。
欧阳修并非盲目自信 。 整个京城的应试学子 , 大都认为状元非欧阳修莫属 , “大四喜”将成佳话 。
国子监广文馆有个名叫王拱辰的同学 , 年仅十九岁 , 比欧阳修小几岁 , 也获得了殿试资格 。 一天 , 王拱辰翻出欧阳修的新衣服 , 穿上炫耀:“我穿状元袍子啦!”
本来这只是戏谑 , 但没想到一语成谶——宋仁宗点的状元正是王拱辰 。 至于欧阳修 , 只名列第十四 , 位居二甲进士 。 看着王拱辰得意洋洋的姿态 , 欧阳修深感被耍了 , 懊恼不已 。 那件状元服也被丢在一旁 , 没脸去穿了 。
众望所归的状元 , 为什么花落别人了呢?
这场殿试的主考官晏殊 , 恰是欧阳修的同乡 , 在跟其他人谈起这事时 , 揭开了谜底:欧阳修锋芒太露 , 众考官觉得这孩子虽有大才 , 但还要挫挫锐气 , 有助于他未来成长 。
这是一次不够完美的科举之旅 。
当然 , 第十四名也是很不错的仕途起点了:朝廷授给他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 , 充任西京留守推官 。 更重要的是 , 他得到了翰林学士胥偃的青睐 。
胥偃对欧阳修的文章颇为赞赏 , 主动推荐他参加国子监考试 , 促成了连中三元的传奇 。 尽管殿试成绩稍逊一筹 , 但他还是对这个年轻人赞赏有加 。
宋代有“榜下择婿”的风俗 , 朝中高官热衷在新科进士里挑选乘龙快婿 。 欧阳修前脚金榜题名 , 胥偃紧跟着捷足先登 , 把女儿嫁给了这位“耿直哥” 。
弥封“耿直哥”
科举考试的不完美经历 , 让欧阳修耿耿于怀 。 或许他在琢磨:为什么官家非要冲我开刀?如果殿试的考卷是密封的 , 看不到名字 , 大家凭本事竞争 , 没准自己真有可能高中状元 。
欧阳修并不是第一个发现这个BUG的人 。
武则天当政时期 , 吏部招考官员有舞弊现象 。 武则天便下令 , 用纸把考生的姓名糊上 , 只根据考卷上的答题情况确定等级 。 《说文解字》将密封称为“弥封” , 解释为遮盖 。 那时 , 这办法只用在选拔官员上 , 没有用在科举考试上 。
在唐代 , 科举试卷并没有“弥封” 。 考官阅卷的时候 , 还要参考行卷 。
什么是“行卷”呢?就是考生把自己平时比较满意的诗文作品编辑成卷轴 , 投给主考官 , 便于考官在阅卷时参考 。 因此 , “行卷”相当于平时成绩 。
唐代这么规定 , 其实是让考官在对考卷给分的时候 , 把平时成绩的因素考虑进去 , 冲淡一考定终身 , 给临场发挥失常的考生留条生路 。
欧阳修|宋朝最耿直的人,为什么是他?
本文图片

《清平乐》剧照 。
白居易就是这项规定的受益者 。 当主考官在他的行卷上看到“离离原上草 , 一岁一枯荣 。 野火烧不尽 , 春风吹又生”的诗句时 , 不由得拍案叫绝 。 就这样 , 白居易得以进士及第 。
毫无疑问 , 白居易有才 , “行卷”给了他敲门砖 。 然而 , “行卷”在发现人才的同时 , 也开了作弊之门 。 不少人在行卷上做手脚 , 剽窃、捉刀 , 为的就是把“行卷”做得漂亮 。 如此一来 , 考场上便出现了一批平时成绩优异的蠢材 , 给科举考试带来了新的不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