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北京城之源( 三 )


提到环首刀 , 很多人第一时间都会在脑海中浮现汉朝抗击匈奴的塞外征战画面:大漠孤烟直的塞北战场上 , 手执环首刀的汉军将领冲杀在敌阵之中 , 单面开刃、厚脊的环首刀闪烁着寒光 , 形成一道道凛冽的刀锋寒气 , 直击敌人的身体 , 寒气透体而过……其实 , 在漫长的华夏文明中 , 环首刀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武备种类 , 它一度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作为主力近身格斗武器保卫着华夏文明的繁衍和辉煌 。 早在商代就有了环首刀的雏形 , 春秋战国时期富甲天下的齐国也有类似环首刀的曲刀钱币 。 不过 , 在商周时期 , 环首刀更多的作用只是一种生活工具 。 琉璃河燕都城址遗址内新发掘出的青铜环首刀 , 印证了这一事实 。 这件青铜环首刀长不过一尺 , 表面锈迹斑斑 , 刀刃比较锋利 。 推测它在先民的日常生活中具备实用价值 , 比如切割食物或削竹简 。 因为周朝时期的文字是写在竹简上的 , 如果写错了 , 就要用刀把原来的字削掉 , 再予以更正 , 所以古时执掌文案的官吏也被称为“刀笔吏” 。
在现场众多的文物展品中 , 王晶特别展示了一组从遗址土层中发掘出的植物种子 。 这些已经炭化的植物种子 , 有粟、黍、小麦、大豆、大麦等 , 反映出琉璃河先民以粟、黍为代表的旱作农业生产生活方式 。
一粒粒外表焦黑的种子 , 看似普通的沥青颗粒 。 它们都是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尹达博士 , 对遗址内的土样进行层层筛选而收集到的炭化植物遗存 。 说起筛选和收集的过程 , 王晶感言“找到这些种子颇费了一番工夫” 。 她介绍 , 工作人员会在现场收集土样 , 土中会有一些炭化的植物遗存 , 这些炭化的部分可以通过层层筛选找到 , 整个过程相当于“洗土” , 那些比较轻的种子就会浮到水面上 , 再借助显微镜 , 把它们一个个挑出来 。 粟和黍是当时先民的主食 , 也就是现在的小米和黄米 。 大麦、小麦可能是从外地传过来的 , 还有一些植物在水边长得比较多 , 表明当时这个区域的水系可能比较发达 。
别看这些毫不起眼的炭化植物种子 , 它们虽然不会再次生根发芽 , 但是王晶却说 , 这些遗物能表现出中原旱作农业生产方式与出土器物中北方草原特征 , 印证了琉璃河遗址在文明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 是早期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间的重要桥梁 。
|探秘北京城之源
本文图片

琉璃河遗址出土的文物
科技赋能密织遗存保护网
围绕琉璃河城址内西北侧的夯土建筑基址走上一周 , 可以发现几处由若干细长圆柱形泥土土样组成的“矩阵” , 如果是考古专业人士来观察 , 能够看出土样中细微的差别 。 这些土样的采集工具 , 正是大名鼎鼎的洛阳铲 。
作为中国考古钻探工具的象征 , 探铲在民间被俗称为洛阳铲 。 将洛阳铲的铲头插入土中 , 会带上来一管一管的土样 , 考古工作者以此来辨别土质 , 断定大致年代 。 著名的考古学家卫聚贤在1928年目睹盗墓者使用洛阳铲的情景后 , 便将其运用于考古钻探 , 在中国著名的安阳殷墟、洛阳偃师商城遗址等古城址的发掘过程中 , 发挥了重要作用 。 王晶在介绍琉璃河遗址发掘工作时 , 特意介绍了洛阳铲 。 这个神秘的考古工具 , 在琉璃河遗址M253区发掘堇鼎的过程中 , 立下了“汗马功劳” 。 除了洛阳铲 , 王晶还提到了手铲 , 在遗址的发掘中 , 手铲比洛阳铲的作用更大 。 “夯土剖面几乎都是我们用手铲一寸一寸刮出来的 , 这样才可以看出土壤的质地 , 以及分辨出一层一层人类活动的遗迹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