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语|古人曹操字孟德,现在“字”、“号”消失!代表着敬语体系的崩溃

阅尽万千篇史记,展现历史长河;历史长河孕育了真理,带你走进历史文化,学习历史智慧!
为什么名字的"字"是汉字的"字",而不是孙子的"子"?想必这是大家小时候都会困惑的问题。并且刚开始学习写"名字"的时候,会经常写成"名子",然后被老师反复的纠正后,才会记住。那么为什么要这样呢?
众所周知,古代人都是既有"名",又有"字"。比如诸葛亮名亮,字孔明;刘备名备,字玄德;岳飞名飞,字鹏举。那么曹操为什么会字孟德?而且为什么古人要这么麻烦,必须要有"名"有"字"才可以,这两者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在古人心中,名字不是一个概念,而是两个概念,就连起的时间顺序都不一样。"名"是在一个孩子出生满百天的当天,由孩子的父亲或者祖父所起。就比如在曹操出生一百天后,他的母亲抱着他去书房,找到了他的父亲,让他为曹操起名。

敬语|古人曹操字孟德,现在“字”、“号”消失!代表着敬语体系的崩溃
文章插图


曹操的父亲将曹操抱了过来,仔细看了一眼,发现这孩子长得有点丑,忍不住说了一句"操",于是这孩子就叫曹操了。当然,这不过是个玩笑,实际上曹操的"操",代表的是"德操"的"操"。古人起名也和现代人一样,大多都是表达对自己孩子的一种美好期盼或者是祝愿。
"字"则是在孩子成年礼的时候,由德高望重的人来取。一般来说,古代男子在20岁,女子在15岁时,就可以拥有自己的字了。而且"名"和"字"都是有联系的,比如刘备字玄德,合起来就是备德;岳飞字鹏举,合起来后就是飞鹏;张飞字翼德,合起来就代表着飞翼。
至于曹操字孟德,和他的"名",合在一起自然就是德操。而"字"在古时候可是非常重要的,若是一个人在那时候没有"字",是会有异样的眼光的,这究竟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实际上,"字"在古时候代表的是一个人是否具有社会身份。因为在那个时候,"名"代表的是卑称,而"字"代表了尊称。别人称呼你的时候,只能称呼你的"字",而不能唤你的"名"。就比如刘备叫诸葛亮就只能是"孔明先生",而不是"亮先生"。
尤其是有些"名",被别人唤着也不好听。像是诸葛亮的"亮"、赵云的"云"、关羽的"羽"、周瑜的"瑜"都还可以,但要是换成刘备的"备"、司马懿的"懿"、孙策的"策",特别是曹操的"操"这要怎么让别人喊?
因此"字"其实就相当于古时候,人们交往时的一张代表自己的"名片"或者说一个"马甲","字"的出现可谓是方便了如何称呼他人,对平辈或者长辈类人称"字",更是凸显了礼貌与尊敬。若是有人忽然直接唤别人"名",那就有点不敬的意味了。

敬语|古人曹操字孟德,现在“字”、“号”消失!代表着敬语体系的崩溃
文章插图


每个人自称的时候,就只能用自己的"名"而不能用"字"。"名"其实是古时候人们用来自己称呼自己,用来表达一种谦逊,谦虚的姿态。但由于有些人的"名"就连自己都不好意思念出来。所以哪怕曹操日后成为了丞相,但也只能说我曹操怎么样怎么样,而不能说我曹孟德如何如何。
不过正是因为曹操这个"名"有一丝丝的尴尬,所以还为此衍生出来了一个特别的礼仪,也意外影响到了其他人,这个礼仪就是"参拜不名",它是专门为那些不好自称"名"的大臣们演变而来,那么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古代大臣们上朝的时候,总是会有礼仪官喊官职加上姓名,比如赵云在日后觐见刘备的时候,礼仪官就会喊道:翊军将军,云觐见。而到萧何见刘邦时,礼仪官就要说:相国,何觐见。但是有了"参拜不名"的待遇后,礼仪官只用喊"相国觐见"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