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37岁留守妇女田埂上跳舞爆火,名校女学霸沦为生育机器( 二 )


但每月1500元的工资 , 三年未涨 , 她无奈辞职:
“对我来说还是赚钱第一的 。 ”
她又回到省城应聘会计 , 每月能挣3500元 , 管饭管社保 。
这待遇 , 对于年龄、学历都不占优势的她 , 已算上乘 。
可她要接送孩子 , 照顾老人 , 只能往返于农村和省城 。
电动车 , 是唯一经济的交通工具 。
大车呼啸而过 , 单薄的电动车想要被风带翻 。
最揪心的 , 是晚下班一点点 , 就只剩自己的孩子孤零零地等在幼儿园 。
【营收|37岁留守妇女田埂上跳舞爆火,名校女学霸沦为生育机器】一周后 , 她无奈放弃 。
正逢家里盖新房 , 欠了十几万外债 。
城里是彻底回不去了 , 那就做农民吧:
“欠着债 , 小孩又读书 , 每天还要买菜 , 怎么办 , 你不做也不行 。 ”

很多人提到农村 , 眼前出现的是山清水秀、如诗如画的风景 。
但对于韦曼春来说 , 做农民意味着:
种玉米要不断弯腰 , 落下腰病;
摘豆角得半夜起床 , 晚了就会烂;
农闲时打零工 , 涂石灰、清洁、打包装……
她都干过 。

千回百转 , 最终还是没能逃过做“农村妇女” , 有点可惜 , 更有点“人争不过命”的感觉 。
但她不认命 。
02
人家能跳 , 我为什么跳不得?
空虚惆怅间 , 邻村的舞蹈队来演出 , 跳了古典舞《梅花泪》 。
韦曼春被深深地吸引 。
从那以后 , 她没事儿就上网查古典舞视频 , 从零开始跟着学 。
一开始 , 身体僵硬 , 节奏混乱 , 像跳大神一样 。
但她骨子里的倔强又冲上头:
“就当玩的 , 哪有什么困难 。 ”
别人在闲聊、刷手机、打盹时 , 她一遍遍练舞蹈 。
越跳越娴熟 , 越跳越优美 , 机会也随之而来 。

“七一”镇上演出 , 每个村要求报一个节目 。
韦曼春萌发了成立村里第一支舞蹈队的念头 。
她拉着嫂子挨家挨户商量 , 但大家觉得“舞蹈”离“农民”相差甚远 , 兴趣不大 , 也有些发怵 。
她豁出脸面 , 表演给大家看 , 有人动了心 , 她趁机鼓舞:
“人家跳得 , 我们为什么跳不得?”
就这样 , 第一支舞蹈队成立 , 农村老龄化严重 , 她是最年轻的 , 义不容辞当了队长 。

编队形、凑钱买音箱、亲力亲为指导……坚持了两个月 , “七一”时如愿登上了镇中心舞台 。
自那以后 , 镇里大大小小的演出 , 都有她们的份儿 , 每人每场能挣80元钱 。
没错 , 很微薄 , 但这群农村妇女很开心 。
在韦曼春苦口婆心劝她们跳舞前 , 她们这辈子都没曾想过 , 原来自己的潜力 , 不止是当农民 。

疫情期间不能聚集 , 韦曼春就通过网络发舞蹈视频 。
没想到 , 一条名为“农妇穿胶鞋在稻田边跳古典舞”迅速登上本地热搜 , 随后被“中国妇女报”微博和“荔枝新闻”微博转发 , 播放量迅速超越百万 。

次日 , 腾讯新闻和省城电视台发来采访邀请 , 不到一周 , 粉丝从0变为11万 。
韦曼春红了 。
她成了“被农活耽误的乡村舞者”、自学成才的“天才” 。

声名是把双刃剑 。
质疑、讥讽声 , 伴随赞誉袭来:
邋遢、丑不拉几、减减肥、身材不好……

甚至还有人问她:
“你是韦神的姐姐吗?”
言外之意 , 她和北大韦神长得一样丑 , 却没有韦神的天才脑 。
韦曼春得知原委后也不气:
“还有人说我像王宝强呢 , 我就回他‘关你屁事’ 。 ”
不少人觉得她“不务正业” , 丢下农活去跳舞 , 她理直气壮地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