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适时板书并回答学生的质疑) 铺,铺开 。弄,逗弄 。
饱饭,吃饱了饭 。蓑衣:棕或草编织的外衣,用来遮风避雨 。
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 。(三)再读古诗,交流学习 1 。
再读古诗,利用工具书和学习资料进行“小组学习”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
2 。反馈:你读懂了什么? 3 。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 。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
4 。全班齐读此诗 。
(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1 。教师配乐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
2 。学生反馈,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
3 。学生配乐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
4 。体会到什么,迅速写下来,与小组同学交流 。
5 。全班交流所体会到的思想感情,教师加以引导: (诗人向往宁静淡泊,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生活 。)
(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 。自由读诗,带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思想感情朗读 。
2 。比赛读诗,单个比,小组比,男女生比 。
(教师适当点拨抑扬顿挫) 3 。伴乐,全班一起诵读全诗 。
第二课时(《舟过安仁》)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
2 。理解诗句的意思 。
3 。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 。
4 。用画的方式自由表达所想象的诗冲情景 。
教学难点 以读解意,以画悟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写儿童的诗,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另外一首写儿童的诗 。
和前一首诗有所不同的是,前一首《牧童》只写了一个小孩子,而这首诗中写了两个十分顽皮的小孩子 。你们想知道他们怎样顽皮吗?想,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杨万里写的《舟过安仁》(板书课题) (二)自读感知,理解诗句 1 。
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注意强调读准字音:篙、棹) 2 。
小组赛读,看谁把这首诗读得最准,最流利 。3 。
自读理解,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诗句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4 。
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诗句、解决不理解的问题 。(老师巡回指导) 篙:撑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杆 。
棹:船桨 。怪生:怪不得 。
遮头:为头部遮挡住风雨 。使风:借助风的力量 。
5 。汇报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诗的意思 。
(一只小渔船里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划船用的篙和桨,而撑开了一把伞 。难怪他们会在没有下雨的时候打伞,原来是想借助风的力量来驶船 。)
(三)再读感悟,以画悟情 1 。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
2 。小组内交流,互相说说你所想象的画面 。
3 。请学生描述画面,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
4 。请学生用彩色笔把想象的画面画出来,再把想对两个 。
7.古诗《春晓》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春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5个生字,理解字词的意思,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古诗的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背诵并默写课文,学会学习一般古诗 。
2、过程与方法:利用课件引导生看图,读诗、品句进行总结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