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方言,正在死亡( 三 )


故旧凭君休更说,老怀容易便沾襟。
李昌祺不识乡来人,但闻其声已熟稔,畅谈一夜却得知故人去世,不禁泪沾衣襟。
人在中年后总爱思乡,除夕夜还在赈饥的苏轼也不例外。眼见饿殍,悲上心头,一句“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像在含蓄的幽怨,自伤老大,身边却无人懂我乡音,无处话凄凉,也只能“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普通话|方言,正在死亡
文章插图

普通话|方言,正在死亡
文章插图

同一个地方长大的人,总会有一些事,可以产生先天共鸣。
那些只有本地人才能掌握的方言土语,是这个城市土著的专属情话。生怕始乱终弃的外乡人,不舍馈于未熟识者,除非愿意安详定居,才会慷慨倾囊。
吊坎儿,又称江湖春点,这是江湖中人所发明的术语,目的是表达方便且保密,是只有业内人听得懂的语言。这样既筛去了“假内行”,也品出对方在行内深浅,能耐几何。方言土语也是这样,只有当你融入这一片氤氲的氛围中,才能破解此处的文化密码。
普通话|方言,正在死亡
文章插图

普通话|方言,正在死亡
文章插图

一说“撒丫子、侃大山”就知道是北京土著;一说“拿拿龙、走鸡”就听出来是老天津卫;一说“唔该、乜嘢”就意识到对方定是老广;听到“瓦特啦、戆大”便知是上海人的谐谑调侃;“懂味、细伢子”恩,是湖南老乡在唠家常……条件反射式的回应,一定对得起养育他的热土。
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听到旁人,操着相同的方言,亲切感油然而生,这是后天养成的“天性”。
普通话|方言,正在死亡
文章插图

【 普通话|方言,正在死亡】官话也是一种方言
有一个地方的方言就是普通话。是北京吗?不是,是河北省承德,清朝的夏都,著名的避暑山庄就在这里。
在满族入主中原后,这里成为八旗贵胄的后花园,口音也就纯正。与其说像普通话,不如说普通话像他们的语言。
为什么要有普通话?制定意义又何在?

普通话|方言,正在死亡
文章插图

普通话|方言,正在死亡
文章插图

语言学家邢公畹提出:早在尧舜时期,黄河流域就发生过“夏(朝)语化”运动,发展到西周时期,形成了以秦晋的方言为标准音的“雅言”,也就形成了标准官话。
在唐朝,一直延续“洛阳读书音”作为正音,为官必会讲正音官话,也促使全国读书人学习官话传播正音。

然而每个朝代的官话也不相同,随着统治者定都之地不断改变着。不得不说官话是随着权力的更迭而更迭的产物。官话的形成大都是首都的方言和统治者使用的方言相融而成。
普通话|方言,正在死亡
文章插图

从秦汉的“关中音”到衣冠南渡后,南朝以建康为都的“金陵音”。而唐朝在保留“金陵音”的基础上,还诞生了“长安音”,形成两大正统官话。
北宋都开封,“开封音”也叫“中州音”成为官话。靖康之变后,宋迁都临安,大量中原人移民江浙,与当地吴语融合出现了“下江话”,并沿用至明。此后朱棣将“下江话”带到北京,是为明朝的“北京话”。
当清人入主中原,已不知“入声”,将语调简化,并加入翘舌音和儿化韵,定为官话。民国时代投票选举,依然以北京话为“国语”,也就是现在“普通话”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