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刘先银经典点说上德不德,每一次相遇教会你体验世界的路径,不谅人只代一转语(16)


“那子张呢?子张难道也有过老师之处?”子夏满脸狐疑 。
孔子顿了顿 , 说:“子张同学 , 为人处世 , 庄重严谨的作风 , 比我这个做老师的要强 。 ”
子夏听到这里 , 禁不住站了起来 。 他曲躬作揖地问道:“老师 , 这我就不明白了 。 既然那四位同学 , 都有超过老师的地方 , 那么为什么 , 他们还要师从老师您 , 学习呢?”
孔子见子夏这样 , 忙举手向下按了按 , 并和蔼地对子夏说:“子夏!你别着急 , 先坐下 , 听我慢慢说 。 颜回同学虽然他很仁慈 , 但有时他过分的仁慈 , 导致的不忍之心 , 使他变得一味地迁就他人 , 影响了自己对事态作出正确的决断 , 从而反而害了别人 。 所以说 , 他虽能仁 , 却不能忍 。 (注:佛家有时说慈悲生祸害 , 也是这个意思)”
孔子接着对子夏说:“至于子贡 , 他的口才的确很好 , 可谓辩才无碍 。 他精通语言的妙用 , 却不识语言的局限 , 不懂得沉默的力量 。 所以 , 他能辩不能讷 。 ”
“关于子路 , ”孔子继续说:“他英勇过人 , 敢作敢为 , 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 。 但有时不懂得谦冲退让 , 持弱守雌 , 蓄势而动 。 这样难免会意气误事 。 所以说 , 他能勇 , 不能怯 。 ”
“而子张呢 , ”孔子说到这里沉了沉 , 然后说:“他过于庄重严谨 , 以致清不容物 。 不能和煦接众 , 不能容纳有污行的人 , 让人见之生畏 , 敬而远之 。 所以 , 他能庄 , 不能谐 。 ”
“因此 , ”孔子最后总结道:“如果将这四位同学的长处都加起来 , 来对换我的修养 , 我也是不愿意的 。 这也是为什么 , 他们要一心跟从我 , 学习的原因 。 ”
“小不忍则乱大谋” , 说的是忍;韩信受胯下之辱 , 说的是忍;勾践灭吴卧薪尝胆说的忍;“心”字上面一把刀 , 说的是忍 。
刘邦不仅忍项羽的飞扬跋扈 , 忍韩信的要挟称王的无礼 , 他还忍素不相识的客卿 , 郦食其见他的时候 , 他大叉着腿让两个女人为他洗脚搓脚丫子 。 郦食其说“必聚徒合义兵攻无道秦 , 不宜倨见长者 。 ”想干大事 , 就不能慢待人 。 他居然马上脚不洗了 , 还“起摄衣 , 延郦生上坐 , 谢之”向郦食其道歉 。
忍是一种智慧 。 忍其实是用时间换取了空间 。 斗转星移 , 此消彼长 。 忍的过程中力量的双方在发生逆转 , 忍的过程就是等待新的转机出现的过程 。 忍是力量的储存 , 懂得储存 , 克制消耗便会让力量强大 。 斗争是一种消耗 , 隐忍是一种聚集 , 当储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 就会有力量的总爆发 。 历史是这样 , 现实也如此 。
一屠晚归 , 担中肉尽 , 止有剩骨 。 途中两狼 , 缀行甚远 。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一个屠夫傍晚回家 , 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 , 只有剩下的骨头 。 路上遇见两只狼 , 紧跟着走了很远 。
屠夫害怕了 , 把骨头扔给狼 。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 。 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 。 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 , 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 , 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 。 骨头已经扔完了 。 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 , 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 。 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 , 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 , 覆盖成小山(似的) 。 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 , 放下担子拿起屠刀 。 两只狼不敢上前 , 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
一会儿 , 一只狼径直走开了 , 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 。 时间长了 , 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 , 神情悠闲得很 。 屠夫突然跳起 , 用刀砍狼的脑袋 , 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 。 屠夫刚想要走 , 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 , 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 , 打算要钻洞进去 , 来攻击屠夫的后面 。 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 , 只露出屁股和尾巴 。 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 , 也把狼杀死了 。 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 , 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