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期|法曲久曾传海国 潮音今已动宫墙

繁荣期|法曲久曾传海国 潮音今已动宫墙
文章图片

【繁荣期|法曲久曾传海国 潮音今已动宫墙】繁荣期|法曲久曾传海国 潮音今已动宫墙
文章图片

姚璇秋主演潮剧《苏六娘》剧照 。
繁荣期|法曲久曾传海国 潮音今已动宫墙
文章图片

潮剧折子戏《扫窗会》剧照 。

扫码看视频
潮剧
潮剧是中国十大剧种之一 , 它由宋元时期的南戏逐渐演化而成 , 是一个已有580多年历史的古老剧种 。 它主要吸收了弋阳腔、昆曲、梆子、皮黄等特长 , 结合本地传统民间艺术 , 如潮语、潮州音乐、潮州歌册、潮绣等 , 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形式和风格 。 潮剧作为极具地方特色的戏曲随着潮汕人的足迹漂洋过海 , 享誉海内外 。
争说多情黄五娘 , 璇秋乌水各芬芳 。
湖边细柳迎环佩 , 江上名桥走凤凰 。
法曲久曾传海国 , 潮音今已动宫墙 。
难忘花落波清夜 , 荡气回肠听扫窗 。
这是20世纪50年代潮剧有史以来第一次上北京演出引起轰动后 , 《人民日报》刊登了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田汉赠广东潮剧团的这首七律 , 而这次演出的成功也让潮剧进入国人视野 , 迎来其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传承与发展的“黄金十年” 。
明代中期诞生 , 至今经历六度繁荣
中山大学教授、《潮剧史》作者之一吴国钦在接受南都采访人员专访时介绍 , 潮剧从明宣德年间诞生至今已经有580多年历史 , 其先后经历了六个繁荣时期 。 第一个繁荣期是明嘉靖万历年间 , 明本潮州戏文出现 , 开启了潮剧中贴近乡土、贴近民众的优良艺术传统 。 第二个繁荣期是清乾隆时期 , 外地声腔与戏班涌入潮州 , 其中正字戏、西秦戏、外江戏(广东汉剧)、海陆丰白字戏等在剧目、唱腔、表演、教习诸方面对潮剧有着较大而积极的影响 。 第三个繁荣期是鸦片战争前后 , 潮剧剧目繁富 , 估计在七八百个以上 , 题材来源也多样化:来自演义说部的历史题材戏、来自宋元南戏与明传奇的传统老剧目、移植兄弟剧种剧目、本土题材、题材来自潮州歌册 。 第四个繁荣期是20世纪30年代 , 这时期潮剧舞台上一大特征是文明戏与古装戏交相辉映 , 城镇建了不少戏院 , 舞台装置、伴乐乐器、服饰等等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 这个时期还出现潮剧唱片的大量制作与流行 。 值得一提的是 , 民国时期童伶制名伶辈出 , 尤其是他们的老师 , 一批集编剧、导演、作曲和教习于一身的“教戏先生” , 对潮剧艺术贡献很大 。 第五个繁荣期是解放后废除童伶制 , 实行“改戏、改人、改制”之后 , 1956年-1966年出现了“黄金十年” , 不但涌现了一批潮剧明星如姚璇秋、范泽华、洪妙等 , 也整理排演了一批优秀剧目 , 如古装剧《荔镜记》《苏六娘》《金花女》《刘明珠》 , 折子戏《扫窗会》《芦林会》《井边会》《柴房会》《南山会》等 , 编剧、导演、作曲、舞美各个领域都有杰出人才 。 第六个繁荣时期则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 , 陈学希、张怡凰、林燕云等著名潮剧演员获得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奖” , 一批优秀剧目如《张春郎削发》《葫芦庙》《东吴郡主》等深受观众喜爱 。
从不故步自封 , 博采众长丰富自身
吴国钦老师还对南都采访人员透露 , 潮剧的定型、与繁荣发展 , 关键在于善于吸纳兄弟声腔及外来剧种的优势与长处 , 丰富自身 。 其在与林淳钧先生合著的《潮剧史》一书中指出 , 明代潮剧一直采用南戏古色古香的曲牌体唱腔 , 到了清代乾嘉时期 , 弋阳腔、昆山腔、西秦戏、外江戏相继流入潮州 , 潮剧不以本地老大自居 , 放下身段向外来剧种学习 , 其唱腔变为曲牌联套体和板式变化体两种体制 , 收放自如 , 形成“轻婉清扬”的艺术风格 。 此外 , “时年八节”的民俗活动促进了潮剧的繁荣发展 , 而潮剧也在民俗活动喜庆祥和的氛围中 , 形成了雅正、圆和、轻婉、谐趣的美学品格与艺术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