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朱大可:突破“文艺批评”,走向文化批评

变化|朱大可:突破“文艺批评”,走向文化批评
文章图片

朱大可 文化批评家、神话学家、小说家 。 原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文化批评研究中心主任 , 著有《流氓的盛宴》《华夏上古神系》《六异录》等 。
□文/羊城晚报采访人员 吴小攀
自8月15日以来 , 羊城晚报组织“新文艺评论”系列专题报道 , 就何谓“新文艺评论”、新媒介环境下如何开展文艺评论等问题展开讨论 , 几位专家学者已相继发表看法 。 日前 , 著名文化批评学者朱大可接受羊城晚报采访人员专访 , 认为新时代的文艺评论已经到了全新转型的时候——

“文艺批评”的文化批评化
羊城晚报:最近羊城晚报在做一个关于“新文艺评论”的专题报道 , 清华大学尹鸿教授、厦门大学黄鸣奋教授、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副总编辑王兆胜发表了各自观点 , 您有何看法?
朱大可:他们的见解都很有特色 , 但我并不全然同意 , 因为其中可能有一个盲区 , 那就是“文化批评”的问题 。 在几位学者的讨论中 , 都遗漏了这个极其重要的角色 。
2000年前后 , 新兴文化市场开始成形 , 当时的“文艺评论” , 显然无法对此作出必要的应对 。 这是因为 , 它受到了学科内涵和外延的严重局限 。 于是 , 中国本土的“文化批评”应运而生 , 因为它涵盖文艺批评 , 又突破了文艺批评的诸多限定性 。 因此 , 我们在同济大学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文化批评研究所” , 让大众文化研究首次进入大学科研的领域 。
羊城晚报:从文艺批评到文化批评 , 除了批评工具层面的变化 , 还有什么更多的不同?
朱大可:文化批评是放大的文艺批评 , 但不仅是对象和工具得以拓展 , 就连哲学、逻辑和话语也有很大的区别 。 简单概括起来 , 有四个变化:
第一是动态化 。 过去的文艺批评 , 面对的文本都是静态的 , 而且研究空间也是静止的 , 往往被限定于书斋、学堂和图书馆之类的学术空间 , 现在却能够直接进入书店、美术馆、博物馆、居民社区 , 甚至进入商业中心 , 在那里做论坛、讲座 , 跟大众对话 , 批评家面对的不仅是文艺爱好者 , 而且是普通居民、顾客 。 他们的观念 , 跟摆放在现场的艺术作品 , 还有那些橱窗商品融为一体 , 形成全新的“物体系” 。 这个公共空间是高度动态的 , 批评家的身份和表达方式 , 都在发生剧烈变化 。 他们必须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和文艺实践 , 他们的支撑点不是臀部 , 而是勤勉的双脚 。
第二是多维化 。 原初的文学作品是二维的 , 现在则发生了维度递增 , 可以不断地向后延伸到电影、电视、游戏 , 以及摄影、绘画、雕塑、文具和玩具 , 甚至成为主题乐园中的某个元素 。 文艺批评必须紧密跟随作品的维度变迁 。 例如 , 美术批评可能会延展到收藏和拍卖 , 甚至延展到投资和金融领域 。 另外就是多元化 , 你不仅要涉及文艺的各个领域 , 还应拥有金融、科技、建筑和历史考古等方面的知识 , 这对批评者而言 , 是一种有趣的考验 。
第三是虚拟化 。 文艺作品本来就是符号 , 具有很强的虚拟特性 。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 文艺作品被视为“白日梦” 。 而在21世纪的今天 , 由于数码科技和互联网平台的出现 , 文艺的虚拟性得到了强大的技术性加持 。 与此相应的是 , 批评家也得到了加持 , 他们可以在虚拟的赛博空间里以不同形态发声 , 从微博微信、自媒体公号 , 到视频谈话节目 , 甚至抖音之类的短视频 , 即便在疫情流行的年代也是如此 。 仅就技术而言 , 今天的批评家拥有更多的发声话筒 , 当然 , 他们的声音也更容易被公众的喧嚣所淹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