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一周城市生活丨梨园故梦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中国戏曲与古希腊悲剧、古印度梵剧被认为是“世界三大古戏剧” , 历经漫长岁月 , 中国戏曲有剧本传世的剧目仍超过万数 , 是承载历史文化底蕴与曲艺精髓的国粹之一 。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重视 , 借助新媒体的发展浪潮 , “汉服”“古风”等文化元素备受瞩目 。 但是 , 中国戏曲的传承与创新 , 如何在艺术性与现代化之间实现平衡呢?本周将回顾以中国戏曲跨文化交流为主题的线上分享会 , 借助海外学者的视角 , 一同探讨中国戏曲的发展与传播 。
本期主持:刘懿琛
近期回顾
数字化治理背景下文化的跨境交流与传播
中国戏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民族文化的繁荣 , 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京剧、昆曲以外 , 中国现存的剧种超过三百余种 , 《西厢记》《牡丹亭》等经典戏曲作品更是成为了文学与民俗研究的重要文献 。 中国戏曲既是文化遗产 , 同时也是与时俱进的现代艺术 。 戏曲表演中的“唱、念、做、打”以诗歌化、音乐化和舞蹈化的形式呈现出来 , 精妙细腻的表现方式让戏曲艺术具有独一无二的艺术性和影响力 。
8月27日 , 由香港理工大学中国文化学系主办 , 题为“二十世纪前期中国戏曲的跨境、交流与转化”的分享会在线上举办 , 学者从法国汉学研究者所著的《西厢记》译本 , 谈到日本学者滨一卫在北平留学期间的观戏记录 , 探讨了晚清民国时期中国戏曲的发展与传播 。
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 , 留声机的出现 , 让“第三类型”的唱片戏曲打破地理空间的局限 , 实现在海外的广泛传播 , 也为外国学者研究中国文化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思路 。 在中法文化交流的历程中 , 中国戏曲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 早在十八世纪 , 耶稣会传教士马若瑟就翻译了中国的元杂剧《赵氏孤儿》 。 之后法国汉学研究者儒莲所著的《西厢记》译本 , 更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法兰西学院汉语言文学的教材 。
与此同时 , 全国各地的商业戏园也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景象 。 在此次分享会上 , 日本九州大学的学者中里见敬 , 通过整理中国文学研究者滨一卫在华留学期间收集的戏单、戏票、唱本和旅行日记等 , 综合展现出当时中国地方戏曲的发展 , 也为日本学者研究中国戏曲提供了更加全面的视角 。
传播|一周城市生活丨梨园故梦
文章图片

日本九州大学滨文库收集的戏票
来自日本立教大学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的学者森平崇文 , 则以地方戏为重点 , 以上海苏滩艺人林步青为代表 , 研究清末民初上海戏曲的发展情况 。 1908年 , 由丹桂茶园戏班子在上海十六铺建立的“新舞台” , 标志着海派京剧与改良新戏的发展 。 戏曲改良摆脱了程式化、虚拟化的表演形式 , 以更加通俗化的方式表演以现实生活为主题的戏曲作品 , 使得戏曲更加具有教育开化和反映现实的作用 。
传播|一周城市生活丨梨园故梦
文章图片

林步青苏滩作品《卖橄榄》
然而 , 在如今的戏曲形态在“现代化”演变的实践过程中 , 仍很难实现艺术性与大众性的平衡 。 即便有“戏腔”与流行音乐的融合 , 或是广受追捧的水袖舞等戏曲舞蹈元素 , 新剧目的舞台命运依旧不容乐观 。 这也说明了戏曲剧本首先要具有故事性和文学性 , 才能通过歌舞等表演形式来实现升华 。 要想使传统戏曲艺术更符合现代审美 , 得先使戏曲创作在现代文化环境中自我适应 , 再借以技术力量推动戏曲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