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户|田野之歌在高校唱响!专访万光治:四川民歌博物馆将落户四川师大

今年9月开学后,位于成都狮子山的四川师范大学将启动修建校内第一所博物馆——四川民歌博物馆。这所占地约800平方米的博物馆,从策划到营建均由四川师范大学电子出版社负责。博物馆的陈列内容,由四川师大首任文学院院长、著名辞赋学家万光治教授提供。
落户|田野之歌在高校唱响!专访万光治:四川民歌博物馆将落户四川师大
文章插图

万光治
自2004年6月始,万光治教授和他和团队历时13年,抢救、整理四川21个市(州)181个区县的3080首原生态民歌。万光治教授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通过出版物或博物馆的形式实现其充分的社会化,才能得到最可靠、最有效的保护与传承。
田野考察抢救民歌 学术领域的一次追本溯源
在万光治教授家中,红星新闻采访人员看到《四川民歌论集》《田野活态文献考察与研究》以及四川民歌博物馆布展文案等书籍与资料,此外,更有十卷本集声、像、文、谱于一体《羌山采风录》《四川民歌采风录》。
落户|田野之歌在高校唱响!专访万光治:四川民歌博物馆将落户四川师大
文章插图

《四川民歌音画》
指着《羌山采风录》和《四川民歌采风录》,万光治向红星新闻采访人员感慨道:“你看,时代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有多快。2011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羌山采风录》时,其中277首羌族民歌的音像被录入三个光盘。但到了2017年,由巴蜀书社出版《四川民歌采风录》时,一个小小的U盘就收录了3080首民歌。”
当红星新闻采访人员问到为何要耗费如此大精力作田野考察,采录民歌,万光治从民歌的发展历程讲起。他说,古代民歌产生于民间,因官方的取舍或文人的采撷,《诗经》《楚辞》以及汉魏六朝乐府等乃能流传后世,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不朽经典。然而官方与文人的价值取向,并不完全等同于民间。经他们有意地删削或无意地忽略,仍有更多的民歌被任其自生自灭。它们有的散落在历史的长河,从此无法觅回。古代民歌留给后人的遗憾不仅于此。因当时技术的局限,生动的歌吟失去了它的声音,留给后人的只是文字躯壳。这个遗憾不仅限于古代,也见于当代。文化遗产最难保存的是声音,歌手一旦离世,他的歌声也就永远被带走了。所以,万光治最为看重的,是他和他自己的团队对3080首原生态民歌的全息保存。
【 落户|田野之歌在高校唱响!专访万光治:四川民歌博物馆将落户四川师大】落户|田野之歌在高校唱响!专访万光治:四川民歌博物馆将落户四川师大
文章插图

万光治不仅看重对民歌的抢救性保护,更看重对民歌的研究。“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北京大学国文研究所公开征集歌谣,刊于《北京大学日刊》。这场“歌谣运动”虽然时间不长,但民歌自此成为现代文艺与现代学术关注的对象。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化部在全国组织民歌采集活动,完成并由各省编印了分省卷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就其动机与目的、广度与深度而论,“集成”这一工程非历史上任何一次官方或个人的采诗活动可比,故其编成出版,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唯感遗憾的是,同样限于当时的技术、经济条件,《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未能借助音像的手段,保存歌手的演唱原貌。即使有个别地区至今仍保存有当年的录音资料,岁月也已经把它们的光彩销蚀殆尽。
“如果说历史留给民歌的,只是无可奈何的遗憾,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民歌面临的则是‘生存,还是死亡’的严峻挑战。”万光治说,生活方式的转变、现代传媒技术的强大覆盖力,挤压着民歌的生存空间;农村城镇化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蚕食着民歌的生存土壤。如若不开展有意识、有组织、有规模的抢救行动,民歌有可能被扭曲为商品,甚至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空谷绝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