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户|田野之歌在高校唱响!专访万光治:四川民歌博物馆将落户四川师大( 二 )


为此,2004年6月,万光治以义工的身份,在四川师范大学、成都文理学院的全力支持下,成立了民歌研究所,以县为单位采集、摄录民间歌手演唱的原生态民歌,实施“民歌拯救行动”。收集地方和个人采编的民歌集、相关的自然背景与人文背景资料以及有关民歌研究的论文和专著,建立“民歌资料室”。同时,将音像资料磁带转录入计算机硬盘,利用磁带、U盘、DVD等多种硬件建立“民歌音像资料库”,并不断利用新技术、新材料,力求对所采录民歌资料作永久性保存。此外,还编辑出版和资助出版民歌采风集和相关研究论著,开展与民歌有关的学术与艺术交流活动。招收研究生,为民歌的采录与研究培养人才。
落户|田野之歌在高校唱响!专访万光治:四川民歌博物馆将落户四川师大
文章插图

《四川民歌采风录》
“我之所以转向原生态民歌的收集、整理与研究,除了个人兴趣与上述原因外,我所从事的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与此实有更为直接的关联。”万光治说,古奥典雅的辞赋,曾经是他着力最多的研究方向。而关注力由辞赋转向民歌,由大雅而趋大俗,从现象看,似乎是一次兴之所至的学术转向。然而辞赋的源头本在“不歌而诵”的民间说唱艺术,只是因为它在后来文人化与案头化的过程中逐渐脱离了口头吟诵,其文字的记录因此才有了典雅繁复的面目,所以,这样的转向,不过是在他学术领域的一次追本溯源。
经历逾十年的田野考察,从古代文学的苑囿跨到门外,与民间歌谣亲密接触,一些不知产生于何时,且继续存活于民间的歌谣俚曲,为万光治的研究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引导他去研究一些过去不曾关注过的问题。
从民歌的收集整理 发现历史文化的变迁
民歌既是艺术的宝藏,也是学术的宝藏。
在采访过程中,万光治多次提及“活态文献”这个概念。他说,“文献”一词包含两个含义——“文”指文字文献,“献”指口传文献。民歌是口传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作为固态形式的文字文献相对,是活态文献。他说,中国古代有丰富的以文字为载体的传世文献。他们经历代官方与文人的整理,内容相对固定,可以称作“固态文献”。而口耳相传的民歌一般很难考证其产生的时间,且在传承的过程中又经歌手的不断加工,故可以称作活态的文献。
固态文献与活态文献孰轻孰重?
知名学者王小盾教授认为,活态文献的历史意义高于固态文献。他说,中国人的文字,从甲骨文算起,只有三千多年历史,但人类开口说话,可以追溯到十二万年前。由此可见,语言作为一种文学载体和传播媒介,其历史远远超过文字。
文学和符号学研究学者唐小林更认为,两者的搜集与保存方式完全不同,固态文献只涉及一两种媒介,如书本、文物。而活态文献则可能涉及多种媒介,如民歌的媒介就特别复杂,至少存在语言媒介、声音媒介、身体媒介、实物媒介等,只有多种媒介联合表意,才能接近民歌原生态。
万光治正是从这些看似与他所从事的古典文学研究无关的民歌中,看到了它们潜在的文献研究价值。“历时13年的采风,口耳相传的民歌乃至一些充满乡土味的现象存在,深化乃至纠正了我很多关于古代文化与古代文学现象的认识。”他给红星新闻采访人员听了一首四川省万源县非遗传人何德山唱的《背二哥》:“背二哥,背二哥,哪个喊你背那么多?你把银钱看淡些,请个堂匠帮你背上坡。”背二哥源于旧时的四川民间。古代运输货物,江河有楫,平原用车马,唯有高山与深丘只能肩挑背扛。所以在四川盆地周边地区出现了背二哥这样的人力运输方式。背二哥们结伴出行,路途中常伴以歌声。歌中唱的“堂匠”是什么意思?经过了解,万光治发现“堂匠”一词源于河南省鲁山县。传说鲁山县是墨子的故乡,在这里曾经有互帮互助的民间组织——堂匠班。堂匠班的成员主要为当地的农民与手工业者,他们祭祀墨子,因为墨子提倡兼爱互助,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底层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如谁家盖房、挖井等,大家都一起来帮忙。民歌里唱到“请个堂匠帮你背上坡 ”,可见在四川的秦巴山区,已有“堂匠班”存在,甚至已经有人将“堂匠”作为一种职业,专门在路陡难行的地方助背二哥一臂之力。此外,在四川秦巴山区的民歌中出现了河南特有的方言词汇,也说明了长期以来地方文化的往来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