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走出去”,为文明互鉴贡献中国智慧|天下 | 卡西莫夫( 三 )


为了推动援外项目更为科学的管理与发展,如今的王晶,开始研究建筑领域常用的BIM技术用于文物修复项目的可能。 “我们将文化遗产在各主要时期,特别是修复前后的遗产信息进行全面的记录。”她表示,今后,现代科技肯定会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文物保护工作中。
在她看来,现代科技的出现,并不会影响传统技艺继续发光发热,土办法同样有“土”的价值。这种价值在保存、传播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上尤为重要。
坚持原材料、原工艺、原形制、原做法“四原”原则,最大限度保持文物的“真实性、完整性”,保留文物历史信息,中国文物修复理念促进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中国修复队曾在希瓦古城大量采购传统砖、石和木料。这让当地工匠十分不解。他们认为钢筋、混凝土新材料更结实;另一方面,希瓦古城修复所使用的黏土砖,都来自当地的传统砖窑,规格与尺寸与现代砖不同,如今已经少有生产。
有着丰富古迹修复经验的当地修复师卡西莫夫,也不理解“四原”做法。他上世纪80年代就参加过古城局部的修复工作,听说中国修复队来了,主动联系大量水泥和油漆。结果王晶和同事表示,既不用水泥,也不用油漆,要用传统材料。
“你们是要省钱舍不得用新材料吗?”卡西莫夫急了。
中国修复师在做好沟通的同时,将一处墙缝里30年前修复时使用的水泥剔除,用传统的工艺和传统的灰浆进行涂抹,然后让卡西莫夫自己对比。后来,卡西莫夫不仅让朋友把水泥和油漆扛回去,还亲手把自己多年前用水泥抹的墙缝剔除,按照古法进行修复。
而在九层神庙的修复中,修复队清一色聘请尼泊尔工匠,他们用着千年传承的刻刀技艺,重塑文物建筑的“灵魂”。 “他们是真正的一包刻刀走天下,刻出的形象十分灵动。我给他们电刻刀他们学得很快,但味道完全变了。后来再也没让他们使用电刻刀。”许言说。“一块木头,一把刻刀,材料不同,工艺不同,味道就不一样。文化遗产的历史信息,都在这些小细节里。”
文物保护“走出去”,为文明互鉴贡献中国智慧|天下 | 卡西莫夫
文章插图

桫椤木、清一色聘请当地工匠手工刀刻、原材料、原工艺重塑文物建筑的“灵魂”。
“能够一直从事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是幸运的”
这是一个多维度的“竞技场”,中国与其他国家不仅要进行文化和技术交流,也要展示先进的文保理念及方法。这是一个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过程,也是一个竞争的过程
中国队、法国队、美国队、日本队、意大利队……在许言的话语中,经常把各国的文物保护援外工作队伍直接以“国家队”的名称命名。
“怎么听您说海外文物修复,像是在说奥运会似的?”采访人员问他。
“这就是一个多维度的‘竞技场’。中国与其他国家不仅要进行文化和技术交流,也要展示先进的文保理念及方法。这是一个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过程,也是一个竞争的过程。”
中国文物保护修复“国家队”走向世界是从吴哥开始的。
吴哥古迹位于距柬首都金边西北400多公里暹粒市的热带丛林中,主要包括吴哥通王城(大吴哥)和吴哥窟(小吴哥)。1993年,在柬埔寨政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推动下,中国、法国、日本、意大利等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一起开始了这个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合作行动。
“十几年前,最核心修复区域由法国队和日本队负责,他们在吴哥古迹深耕多年。而我们的修复点在外围,很偏僻的一个点。”许言说。
文物保护“走出去”,为文明互鉴贡献中国智慧|天下 | 卡西莫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