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走出去”,为文明互鉴贡献中国智慧|天下 | 卡西莫夫( 四 )


文章插图

许言(左一)、袁濛茜(右二)在吴哥古迹修复现场与国际同行交流探讨。 (均资料照片)
在吴哥二期工程中,许言已成为茶胶寺修复的负责人,他的修复理念起初依然遭到过国外同行的质疑。以石构件的修复为例,常用的手法就是用锚杆把石头串起来,但是许言带领的中国团队认为柬埔寨高温湿热,材料容易膨胀和老化,势必会对石头构件造成伤害,因此采取了可逆的加固方式——在抱厦入口处进行了钢结构支护。
“你们这样做破坏了茶胶寺的面貌!”一位法国专家坚决不同意。
在文物保护援外项目中,修复成果一般要获得世界遗产管理部门、当地政府民众、国际业界专家、国内相关部门等四方共同认可,才算得上“质量过关”。因此,国外专家的反对,是许言必须思考的因素。他说: “全世界都盯着看,必须要让所有人满意。文化遗产不仅是各国文化渊源、文化精神以及文明程度的体现,也是各国民众加深彼此了解和共识的重要载体,这也赋予了文物保护援外工作格外重要的意义。修好了,是文物人的责任。”
“法国专家也是为了吴哥保护着想。”许言说, “但是用锚杆加固石构件,将有险情的石块穿在一起,锚杆材料老化后可能会破坏文物本体,造成不可逆的损失。在没有发明出合适的锚杆材料之前,应该待新材料、新方法出现后,给后人留有余地。”
文物保护“走出去”,为文明互鉴贡献中国智慧|天下 | 卡西莫夫
文章插图

吴哥古迹——茶胶寺
中国团队的这种“最小干预”和“可逆”的修复方式越来越受到认可。吴哥的三期工程,王晶迎来了新的挑战——王宫遗址修复项目,相较于周萨神庙和茶胶寺,王宫遗址曾是高棉帝国的心脏,占地面积更大,文物遗存的构成也更加多元。项目将于2030年竣工。
“从外围一步步地进入吴哥古迹中最核心的部分,这是中国几代文物保护援外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未来在王宫遗址的十年,我们希望能在前辈们打下的扎实基础上稳步前行。”王晶说。
中国的海外文物修复工作已赢得全球各界的认可。
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ICC常务科学秘书贝肖克表示,吴哥的文物保护修复是一个国际性的工程,中国文物修复队在整个行动中非常重要。
尼泊尔政府领导说: “九层神庙项目将尼泊尔古老宗教艺术与中国现代修复技术相结合,对文物采取保护性的修缮,值得学习。”
修复项目所在地的百姓也十分认可中国文物人。随着人居环境的改善,希瓦老百姓看到修复队就竖大拇指; “你好” “谢谢”也成为小朋友们挂在嘴边的词; “语言不同但心意相通。当地工人家里有婚丧嫁娶等重要活动,经常会邀请中国专家参加。”王晶说。
文物保护“走出去”,为文明互鉴贡献中国智慧|天下 | 卡西莫夫
文章插图

王晶在吴哥古迹修复现场调研,她将迎来王宫遗址修复项目的挑战。
在对“真实性” “完整性”等专业名词有了更深理解后,袁濛茜也对未来有了新的展望。
“绘画、看电影,这些兴趣帮助我深入地融入工作。我也想在工作中活用兴趣,将航拍等新技术手段应用到修复项目的传播中,传播中国文物保护理念,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工作,让更多人领会到这些文化遗产的魅力,让文明更好地互鉴。”
文物修复,是用人生几十年的短暂岁月,去接触几千年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 “能够一直从事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是幸运的。”袁濛茜说。

作者:赵征南
编辑:付鑫鑫
责任编辑: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