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姆|刘慈欣盛赞的科幻巅峰终于来了

莱姆|刘慈欣盛赞的科幻巅峰终于来了
文章图片

1973年 , 放风筝的莱姆(左)。 图/译林出版社
“未来学大师”莱姆
本刊采访人员/仇广宇
发于2021.9.6总第1011期《中国新闻周刊》
知道斯坦尼斯拉夫·莱姆这个名字的人并不多 。 在这位波兰作家留下的少数影像中 , 他面貌和蔼 , 目光炯炯有神 , 耳朵的形状有点尖 , 和科幻电影中拥有超高智商的“外星人”竟有一丝神似 。
一生大部分时间在欧洲生活的莱姆 , 并没有阿西莫夫等美国籍科幻作家那样的盛名 , 但他一直被全世界的科幻迷、文学爱好者和影迷视为大师级人物 。 1972年 , 苏联导演塔可夫斯基以莱姆的著作《索拉里斯星》为蓝本改编的电影《飞向太空》 , 获得了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 , 这一奖项也带着这本书“飞向”世界各地 。 迄今为止 , 莱姆作品在全世界的销量已经超过3000万册 , 一共被翻译成41种语言 。
【莱姆|刘慈欣盛赞的科幻巅峰终于来了】2021年9月12日是莱姆诞辰100周年的日子 , 这一年也被波兰政府定为“莱姆年” 。 在此之前 , 译林出版社推出了“莱姆文集” , 其中包括《伊甸》《索拉里斯星》《无敌号》《其主之声》《未来学大会》和《惨败》6本代表莱姆不同时期风格的小说作品 , 这也是莱姆作品第一次以文集的形式大规模被介绍到中国 。
被低估的作家
大部分人知道莱姆是因为《索拉里斯星》 , 但即使是这部知名作品被介绍到中国 , 也已经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 。 此次新出版的译林版“莱姆文集”的责任编辑吴莹莹是位科幻迷 , 也是《索拉里斯星》的忠实读者 。 她介绍说 , 之前莱姆作品在中国的引进种类很少 , 而且不太有规律 , 有点像“打游击” 。 其中《索拉里斯星》比较独特的一个版本是花城出版社在著名的文学书系“蓝色东欧”中收录的一版 , 这个版本是通过波兰语直接翻译过来的 。 后来 , 商务印书馆还出版了莱姆的一本非小说作品《完美的真空》 。 2014年 , 小说《机器人大师》被果麦公司引进 , 至此 , 中国也仅仅出版了莱姆的3本作品 。
没有过于响亮的名气 , 也没有太多的英文、中文研究资料 , 但几乎所有人都承认 , 莱姆是“小说家中的小说家” 。 刘慈欣曾称赞莱姆“有非常了不起的想象力 , 是真正独一无二的” 。 美国作家冯古内特则评价莱姆:“无论是语言的驾驭、想象力还是塑造悲剧角色的手法 , 都非常优秀 , 无人能出其右 。 ”
具有犹太血统的莱姆1921年出生于波兰利沃夫一个富裕的医生家庭 , 父母对他十分宠爱 , 尤其愿意在教育和读书上为他付出 。 高中时 , 莱姆的智力测验显示他的智商超过180 , 是整个波兰南部最聪明的孩子 。
成年后的莱姆在利沃夫大学学习医学 , 德国占领波兰时他被迫中断学业 , 在一家德国公司担任工程师助手和焊工 。 1945年 , 他和家人前往克拉维夫继续学习 。 在那个犹太人被大肆屠杀的年代里 , 莱姆和家人医护人员的身份 , 以及一些“伪造文件”让他们幸运地躲过一劫 。 但“二战”改变了莱姆的人生 , 也彻底改变了他的心理轨迹 , 他的许多朋友于1942年被送到了纳粹德国在波兰贝乌热茨建造的毒气室 。
在事后的回忆中 , 莱姆承认自己养成了在理性推演和幻想中写作而逃避现实的习惯 , 他认为自己早期的科幻小说都是在“摆脱战争记忆的重量——像排脓一样排出它们” 。 在莱姆1959年发表的较早期作品《伊甸》中 , 对尸体、骨骼、纪念碑和防毒面具的描写 , 让人感觉和发生在波兰的大屠杀现实十分相似 , 也透露着“排毒”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