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姆|刘慈欣盛赞的科幻巅峰终于来了( 三 )


其实在最负盛名的时刻 , 莱姆也曾经闯荡过美国科幻圈 。 1973年 , 莱姆被美国科幻协会授予荣誉会员 , 但这一好景没有维持多久:博学多才的莱姆看不上以“地摊文学”起家的美国科幻文学 , 撰文表示激烈抨击 , 认为他们的作品大都是“骗子”“垃圾” , 这一行为导致美国科幻协会在三年后对他除名 。
但莱姆对美国科幻文学的批评并非心血来潮 , 他有着自己坚定的审美和评价标准 , 在美国 , 他唯一欣赏的科幻作家就是菲利普·迪克 。 放荡不羁的迪克与居家、保守的莱姆截然不同 , 他父母离异 , 自己有过多次婚姻 , 晚年还因为滥用药物患上精神疾病 。 他的创作并非“硬科幻” , 而是怀着诗意与忧伤对人类存在的本身作出询问 , 文学性很强 。 出于欣赏 , 莱姆把迪克的《尤比克》翻译至波兰出版 , 但他们的友谊没能维持到最后 , 精神失常的迪克认为莱姆侵吞他的海外稿费 , 甚至以创作风格多变为由声称世界上根本没有莱姆这个人 , 两人因此不再联系 。
一个理性主义者对现实的关照
莱姆自认为是理性主义者 , 但他在潜意识里对现实和人类情感也有着高度关注 。 在《其主之声》的译者由美看来 , 这一面的莱姆表面上是以愤世嫉俗的口吻讥讽科学共同体与官僚政治 , 以一种冷静甚至是冷漠的语气来讨论人类文明层面的问题 , 但他的作品本质上是悲天悯人的 。 这种人文关怀从文字的“犄角旮旯”里流露出来 。 《其主之声》中她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然而我们可以肯定 , 当地球的第一位使者在行星间行走时 , 地球上另一些人类之子们梦想的并不是这样的探险 , 而只是一块面包 。 ”
1982年 , 莱姆离开了戒严后的波兰 , 辗转柏林、维也纳等地生活 。 1987年他的最后一部作品《惨败》出版 , 书中透露了浓浓的、对现实社会的悲观情绪 。 《惨败》的译者陈灼提到 , 这本书的标题就是莱姆本人内心的写照 , 当时 , 整个世界面临苏联解体和局势的巨变 , 莱姆感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超出了他的想象 。 陈灼在其中的一个部分读出了俄罗斯文学的心境与风格 , 文中还有不少欧式长句 , 最长的一句由90多个单词组成 , 中间没有标点 。
20世纪60年代 , 莱姆在创作巅峰时期曾出版过两部描绘未来蓝图的“巨著”——《技术大全》和《机会哲学》 , 分别探讨了未来科学和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图景 。 他把这两本书变成了日后发挥创意的点子仓库和进行非文学创作的基础 。 《惨败》之后 , 莱姆不再创作小说 , 他在《技术大全》的基础上写作未来学的文章 , 或是创作《完美的真空》这样“为不存在的书撰写的书评”等实验性作品 。 他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说 , 自己能留给后世的最重要的东西 , 同样也是在智识上的奋斗与探索 。
尽管拥有极高的智力和想象力 , 莱姆在个人生活上始终是个简单的人 。 他在自己的小说中预言了搜索引擎、3D打印等高科技场景的出现 , 自己却从未学过电脑 , 只是用打字机写作 。 1953年莱姆与妻子结婚 , 婚后育有一子 , 他一直守着这个小家庭 , 生活从未发生剧烈变动 。 这颗以欧洲本土为基地的“超级大脑” , 一直用包括科幻小说在内的各种文体探索着人类思维和宇宙的边界 , 直到去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