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嵊州”入诗源远流长( 四 )


七月十五日大水复作歌纪事
骇鳄飞鲸排岸走,先后相望廿二秋。
东堤一样水奔流,百川尽注回不得。
白马银涛下嵊州,我向城楼高处望。
绕城四面波涛壮,水随地涌山欲移。
民其鱼矣委风浪,鲛人泣雨虾喷泉。
昔年澎湃复今年,涨痕依约减三尺。
鱼龟纷纷皆上田,手揩老眼遥拭涕,
溪屋鳞居随水逝。
安能为我赤手挽狂澜,免使群生不从鱼腹痤。
此诗出自陈承然《南崖诗集》卷十二。诗前小序曰:“昔年七月十三,纪庚子,冯夷怒决天河水,可怜鱼龟尽,苍生斗大山,城蜃为市。今年七月十五,遇辛酉,螭龙出穴蛟鼍吼,稻田豆陇水茫茫。”诗中“白马银涛”,《太平广记》卷二九一《伍子胥》:“伍子胥累谏吴王,赐属镂剑而死。临终,戒其子曰:‘悬吾首于南门,以观越兵来。以鮧鱼皮裹吾尸,投于江中,吾当朝暮乘潮,以观吴之败。’自是自海门山,潮头汹高数百尺,越钱塘渔浦,方渐低小。朝暮再来,其声震怒,雷奔电走百余里。时有见子胥乘素车白马在潮头之中,因立庙以祠焉。”此处形容江河汹涌澎湃。“鲛人”,传说居住在南海中的人鱼。善织绢纱。晋代干宝《搜神记》卷一二:“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此诗极有史料价值。
“嵊州”之名,最早出现于唐武德四年(621),至2021年正好1400年。“嵊州”入诗,始于千年前的唐代,源远流长。据笔者编著的《嵊字历代诗存》初步统计,自南北朝至清代,共有83位诗人作有“嵊字诗”160首1句,其中有三位诗人的5首诗直接将“嵊州”一词写入诗中,诗韵悠扬。


【 王羲之|“嵊州”入诗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