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钟|王清雷:周代礼乐制度视野下的编钟( 六 )


A:这个问题比较宽泛 。 从文献记载来看 , 编钟、编磬才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 我认为乐队中并非都是礼器 , 当时还有琴、瑟、笙、排箫等与身份无关的普通乐器 , 它们是乐队中的一部分 , 就像宴席中的“小菜” , 并不能算作“几盘几碗”的主菜之中 。 从考古的角度而言 , 不同乐器产生的时间不同 。 比如骨笛在距今9000-7800年的贾湖遗址中就已出现;河姆渡遗址中已经出现了单孔的埙;大汶口遗址中发现了陶鼓;最早的铜铃在陶寺遗址中出土;最早的骨排箫则在周初的鹿邑长子口墓中被发现;琴、瑟则在春秋时期的遗址中出现 , 等等 。 具体内容可以参阅《中国音乐文物大系》丛书 。
Q:请问“一钟双音”是否有固定的音高?
A:虽然就音高而言 , 未必有定制 , 但就音程关系而言 , 成熟时期编钟的正鼓音和侧鼓音音程一般为大三度或小三度 , 这与音列有关 。 以七声音阶为例 , 如果第一件钟的正鼓音为“do” , 则侧鼓音为“mi”;第二件钟正鼓音为“re” , 侧鼓音为“fa”;第三件钟为“mi”和“so”;第四件则不用“fa”、“la”而是“so”、“si” , 这可能是出于节省铜料的目的;第五件则通常安排为“la”、“do” 。 正鼓音和侧鼓音中会有重复音 , 我认为 , 一方面可供在调音不准时可以备用 , 另一方面则方便转调之用 , 一套钟应该不只用于演奏一种调式 。 此外 , 音程关系还有纯四度、纯五度的情况 。 比如 , 我们在对陕西澄城刘家洼遗址出土的甬钟测音时发现 , 前两件钟只用正鼓音 , 因为在这组没有被盗的甬钟中只有它们侧鼓部没有凤鸟纹 , 这也印证了李纯一先生在《中国上古出土乐器综论》一书中提出的“前两件钟不用侧鼓音”的观点 。 更重要的是 , 这套编钟的正鼓音和侧鼓音的音程关系不同 , 从第三件开始都是大三度和小三度 , 但前两件不是此种音程 。 从音乐的角度讲 , 纯四度与纯五度都是协和音程 。 在敲击正鼓部时 , 会听到一些侧鼓音的声音 , 如果音程关系不和协就会相互影响 。 使用协和音程 , 说明当时的钟师已经充分考虑到正鼓音和侧鼓音之间的关系问题 。
Q:请问钟上的纹饰和乳突是否对钟的发音有影响?
A:这些“乳突”的专业术语称作“枚” , 音乐声学界已经通过实验发现了其作用 。 这些枚起到缩短编钟延音的阻尼作用 。 编钟的延音较长 , 在演奏中会有混响严重的问题 。 于是在铸造钟时 , 设置螺旋枚、二节圆柱形枚等各类长短、大小不一的枚 , 以改善其延音的问题 。 有些钮钟因为体型小 , 延音短 , 所以不设置枚 。 所以关于枚的问题 , 不能一概而论 , 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
Q:编钟的铸造技术如此高超 , 还有特定的音准 , 其铸造是否遵循了特定律制?
A:钟律是一个宏大的问题 , 很多学者进行过这方面的研究 , 比如王洪军教授的博士论文就是《钟律研究》 。 因时间有限 , 我简单谈谈个人的认识 。 首先 , 纯律、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律等律学概念 , 并非通常的音乐范畴 , 而与数学相关 。 不知道“十二平均律”是什么并不影响普通人学习乐器 。 在学习“视唱练耳”这些音乐专业课之前 , 也不会先讲解律制 , 因为这并非音乐实践的领域 。 钟师在调音时应该也不会考虑律制 。 即使现代人在给乐器调音时也不会有这样的做法 , 一方面是不会想律制的问题 , 另一方面是没有相应仪器 。 因为律制有音程标准 , 比如十二平均律中每个半音是100音分 , 但给乐器调音只是在一个相对准确的范围内进行 , 所以古代给编钟调音是“以耳齐其声” , 选择练耳好的乐师靠耳力调音 。 古代编钟不可能有精准的音高 , 因为人耳的辨音能力是有限的 , 即所谓由人耳的最小可辨音差决定的 。 几个音分的差异是存在的 , 但无法听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