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霖|北京动物博物馆:“压箱底儿”的标本首秀,“谜样”故事等您发掘

1929年7月,甲壳动物学家沈嘉瑞在北戴河打捞的口虾蛄;1930年5月,中国鱼类学奠基人之一张春霖在房山琉璃河发现的冠海马;1953年,鸟类学家郑作新等人在河北昌黎捕获的麻雀……9月3日,“百年科学梦—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科学家贡献事迹展”在国家动物博物馆拉开了帷幕。在不大的展厅里,一批几十年前甚至近百年前制作的动物标本首次展现在观众面前,向观众们诉说着我国动物学发展的艰辛之路。
近百年前标本首次展出
从近现代动物学奠基人秉志到童第周、沈嘉瑞、寿振黄,再到1981年发现野生朱鹮的刘荫增、致力于濒危动物保护生物学的魏辅文院士……在国家动物博物馆地下一层,这个占地只有350多平方米的展览,展示了几代科学家为中国近现代生物学、动物学发展做出的不懈努力和卓越贡献。
开展当天,不少观众慕名前来。可看到展柜中泛黄的文献和泡在酒精中的标本,有些观众觉得展品太陈旧了,逛上一圈就走了。
国家动物博物馆艺术总监、这次展览的策展人苏靓解释说:“这次展览的标本,乍看上去确实比较‘乏味’,因为这些标本都是科学家当年用来做研究的,大部分都是第一次面向公众展出。别看在这里展示的都是麻雀、鲤鱼、口虾蛄等生活中常见的动物标本,可是当年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促进了动物学的发展,对当时的社会生活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鱼虾螃蟹都是研究对象
在本次展览的诸多展品中,一罐口虾蛄标本、一条野生鲫鱼标本和一架鲤鱼骨骼标本备受参观者关注。不少参观者说,这些都是百姓餐桌上平常不过的食材,为什么科学家会以它们作为研究课题呢?苏靓说,这些寻常的食材,经过科学工作者的细心研究,不仅在当时填补了动物学的空白,也改善了居民的饮食习惯。
1928年,沈嘉瑞先生受聘于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开始对中国的甲壳动物进行研究。当时,中国在甲壳动物领域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沈嘉瑞先生就背着最简单的工具,沿着崎岖的海岸线一点儿一点儿地搜集标本。
1929年,沈嘉瑞先生来到了北戴河海滩,游荡在浅海区的口虾蛄引起了他的注意。口虾蛄就是我们常说的皮皮虾,出生在江浙沿海的沈嘉瑞立刻打捞了20余只皮皮虾放在了标本罐内。他将这些皮皮虾依照不同的姿势摆放,有的背甲朝外,有的腹部朝外。“这样摆放后,研究者就可以透过玻璃罐,观察每一只皮皮虾的特点。当时还没有显微设备,如果需要研究皮皮虾鳃板上的细节,一般会用镊子把鳃板夹起来,然后用放大镜观看。”博物馆的科普讲师王传齐指着标本罐解释说。
除了口虾蛄,在我国蟹类的研究上,沈嘉瑞先生也倾注了毕生心血。为了获得每一片海域的蟹类标本,他靠双脚踏遍了辽东半岛、渤海湾和山东半岛,挖掘了数以万计的蟹洞。大多数时候,他只能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沙滩上。为了避免球鞋陷进沙子里,他用布袋子将球鞋和脚绑在了一起。他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静生生物调查所第一批约700只蟹类标本。
王传齐介绍说:“四年之后的1932年,30岁的沈嘉瑞出版了全英文的学术著作《华北蟹类志》,这是他一生最重要的学术著作,也是中国人撰写的最早的动物志书。至今,研究螃蟹、虾类的学者都绕不开这本书。”
鲫鱼,曾是中国鱼类学奠基人之一张春霖先生的研究课题;而近现代动物学奠基人秉志先生通过解剖鲤鱼,完成了《鲤鱼解剖》和《鲤鱼组织》的手稿。这些论著充实了鱼类生物学的基础。王传齐感慨地说:“沈嘉瑞先生研究虾蟹,张春霖和秉志先生研究鱼类,不仅填补了我国生物学的空白,而且为养殖业筛选了新品种。更为重要的是,当年他们通过研究发现,鱼类和虾蟹是很好的蛋白质的来源,为近百年前的科学饮食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