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霖|北京动物博物馆:“压箱底儿”的标本首秀,“谜样”故事等您发掘( 二 )


为寻野生朱鹮奔波17年
在2021年的春晚舞台上,舞蹈《朱鹮》惊艳亮相;即将在西安举办的全运会,被视为秦岭四宝之一的朱鹮也是吉祥物之一。而在本次展出的标本里,就有一只1957年发现于陕西洋县的朱鹮。也正是由于这个标本,中科院动物所鸟类学家刘荫增踏上了17年的寻鸟之路。
1964年左右,我国野生朱鹮的观测记录已经很少了,当时外界普遍认为这种鸟类已经灭绝。但是看到标本后的刘荫增坚信朱鹮没有灭绝,始终在寻找着野生朱鹮的踪迹。1978年,中科院动物所受国务院委托,在中国境内寻觅野生朱鹮。刘荫增感慨地说:“在偌大的中国寻找一种已经失踪了十多年的鸟类,无异于大海捞针。”
刘荫增和团队寻遍了所有野生朱鹮可能出现的地方,团队的足迹踏遍燕山、大别山、吕梁山、中条山等,却始终没有发现野生朱鹮的踪迹。后来考察团队扩大了搜索范围,先后来到黑龙江、浙江和海南等朱鹮曾经出现的12个省份寻找,依旧铩羽而归。到了1981年,刘荫增决定再去一次标本发现地陕西洋县,打算做最后一搏。
1981年5月,刘荫增第三次来到洋县。他在县电影院内向居民播放了野生朱鹮的幻灯片,然后询问大家是否在野外见过这种鸟。此时一位村民说,他曾在姚家沟见过。这个回答让刘荫增喜出望外。
第二天,考察团队就来到姚家沟。几经搜寻,大家忽然发现远处一棵大树上有几只鸟正在扇动翅膀。刘荫增立刻拿起望远镜,清晰地看到了鸟身上的长喙、红首,还有羽毛上的一抹红色,正是他们寻找多年的野生朱鹮。“可算让我找到了!”刘荫增高兴地叫了出来。
经过观察,树上共栖息着2只成鸟和3只雏鸟,这说明野生朱鹮仍在繁殖。十几天后他们又在姚家沟的另一棵树上发现了两只成鸟。刘荫增和队员先用近两米高的铁皮将朱鹮栖息的大树围起来,防止蛇类上树吃掉雏鸟。同时他与洋县林业局的年轻人住进了姚家沟的一间废旧小屋,开始了对朱鹮的保护和考察。
如今,我国境内的野生朱鹮从7只变成了7000多只,朱鹮的保护等级也从“极危”降到了“濒危”。85岁的刘荫增更是早已把家安在了洋县。他说:“只要我想看朱鹮,走20分钟,在水田旁边就能看见它们啦。”
今年5月,国家动物博物馆科普活动部的孙路阳副主任曾到过洋县,她兴奋地说:“朱鹮已经成为洋县的标志,小溪中、池塘边、稻田内随处可见朱鹮,连洋县的指路牌上都带有朱鹮的形象。为了保护朱鹮,当地甚至禁止农民使用农药,只为给朱鹮创造更适宜的生存环境。”
【 张春霖|北京动物博物馆:“压箱底儿”的标本首秀,“谜样”故事等您发掘】从标本中读出科学家的严谨
这个小型展览从计划、布展再到最终开展,工作人员用时近半年,不少参与布展的工作人员看到这些前辈科学家制作的标本后感受颇深。
张雪是国家动物博物馆的新员工,她说:“展览中很多科学家的事迹我以前只在教科书上看到过,这次亲眼见到前辈们制作的标本,感到特别激动。比如1953年,鸟类学家郑作新带领团队在河北、北京等地捕捉了近千只麻雀,他们通过对麻雀的解剖,发现麻雀的胃容物其实是以昆虫为主,给当时还属于‘四害’之一的麻雀正了名。”
本次展出的麻雀标本有近20只,来自郑作新等人在河北昌黎捕获的一小部分。这些麻雀虽然看上去差不多大,但它们有的颈部羽毛为黑色,有的则是浅灰色。张雪说:“黑色羽毛的是麻雀的成鸟,浅灰色的则是幼鸟。这些看似相同的标本说明,当时为了让研究结果更加全面、更有说服力,郑作新先生等人捕获了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麻雀;在最后的论文中,他们还记录了捕获的时间和地点,充分体现了科学工作者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