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导演;莫里康内;作曲;电影;|莫里康内写的电影配乐紧扣故事情节

每逢电影节,人们不由会想起那些配乐大师,一些特殊的纪念场合,也会有他们的音乐在场 。适逢法国文化界隆重悼念刚刚过世的电影演员贝尔蒙多,灵柩抬起的一瞬间,共和国卫队乐团奏出莫里康内配乐的《危情谍影》(又名《阴谋的代价》)中一段熟悉的旋律 。倏忽之间,人们被带回1981年的银幕 。影片结尾,当贝尔蒙多主演的法国特工中弹倒地,微风吹拂起他的裤脚时,音乐响起,似乎带走了亡者的灵魂 。场面动人,不胜唏嘘 。
音乐;导演;莫里康内;作曲;电影;|莫里康内写的电影配乐紧扣故事情节
文章图片
很晚的时候才知道莫里康内的名字,再由他的音乐与电影对上号 。1960年过后,欧美的电影配乐有了巨大的飞跃,各种时髦的音乐和音响效果闯入银幕:序列主义、具象音乐,流行音乐、古老的凯尔特民歌、格列高利圣咏、交响乐团和流浪乐队的小号的运用纷至沓来 。在一众优秀的写手中,埃尼奥·莫里康内无疑是其中的一个佼佼者 。彼时,莫里康内正面临着艺术道路的重大选择:若按内心的期望,是要做一个音乐厅作曲家,可花费了近乎一年时间写的作品,所得报酬还不够给四个孩子买零食 。严酷的现实迫使他做出改变,为流行歌手写配乐,给电视广告写片花,只为赚钱养家 。直到当了导演的老同学赛尔吉·莱昂内(Sergio Leone)邀他为自己的意大利式西部电影写配乐,他才见到一片天空 。好莱坞西部片配乐的套路多用民歌与赞美诗,莫里康内本可以照方抓药 。而紧张的预算让他不得不另寻出路 。在《黄金三镖客》(1966)中,他用电吉他、陶笛和口琴写了一段传统旋律,配乐一反常规,口哨、约德尔唱法、嘈杂的人声、甩鞭子声和枪声,各种混搭成为他笔下西部影片配乐的新模式 。那凄厉苍凉的小号滑音,手枪和眼神的特写,音乐与影像的呼应从来为大众津津乐道 。时间一久,这些“不入流”的配乐也竟成为他的标签和符号 。他的音乐紧扣故事情节,弦乐为主的旋律层层推进,流畅优美,粗粝硬朗,抑或是满满的乡愁,无不心到手到 。音乐仿佛穿在影像身上的衣服,就像他和导演托纳托雷,很难说谁究竟成就了谁 。声名大噪引来越来越多导演来罗马找他 。从一年完成一部到十几部,他成了好莱坞最挣钱的电影配乐作曲家 。几十年后仍有效仿者,以至于进入21世纪,类似《决斗犹马镇》(2007)这样的西部片,依然继承了莫里康内的衣钵 。其影响不可谓不大 。
音乐;导演;莫里康内;作曲;电影;|莫里康内写的电影配乐紧扣故事情节
文章图片
必须承认,这是一个高明的电影配乐模式,斟酌再三,似乎还缺了些什么 。

想起希腊女作曲家卡兰卓,除了第一次和安哲罗普洛斯的合作之外,其余的电影都是由卡兰卓先创作音乐,后由导演构思剧本 。这在西方电影史上恐怕也很少见 。卡兰卓的音乐来自一种内在的、本能的召唤,在旋律和配器上也会顾及整个电影的谋篇布局,而不是一味地去附会电影 。这反而给安哲在结构上的启迪与影像叙事的思考 。彼此默契,情境每每也和音乐暗合 。甚至离开影像的音乐,由于作品自身的自足完满,反过来可以串起电影的不同场景 。安哲的七部电影没有卡兰卓的音乐简直不可思议,而女作曲家所有的配乐都可以独自成立 。澳大利亚的导演彼得·威尔(Peter Weir)也重视从音乐中汲取灵感,感念音乐“帮助我想到了电影……音乐释放了影像” 。创作时,他会将摇滚、莫扎特的旋律,还有非洲鼓这些看似十三不靠的音乐听上好几盘:“它们会神奇地将图像中的情感瞬间联系到一起,给影像带来想象力 。”自然也“影响着演员的选择,影响着整部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