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读书 | 在文丛史海中回味诗与远方

霜降$读书 | 在文丛史海中回味诗与远方
文章插图

《文史趣思》
陈学斌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红颜薄命”谁之过?“门当户对”对与错?“雕虫小技”可足道?我们]熟读很多成语诗词,访过许多名胜古迹,但往往是浮光掠影,匆匆而过,以至于遗失了文华精萃,忽视了深究其理。
本书作者以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为源头,挖掘历史文化中的经典故事、诗词歌赋、名胜古迹、人物传奇,选其精彩片段,撷其传神精华,提炼精选主题,撰写24篇富含文史知识、奇闻逸事的文章,形成“文史趣思”。文章以史实为依据,并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想象,对文史、典故、民俗、传承等追根溯源。
中国历史文化浩如烟海,博大精深。本书引领读者在“文丛史海”中遨游,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回味诗与远方。
>>内容选摘
白“霜”红叶总相宜
其实,认真考究起来,霜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多余物,也不是“冷若冰霜”的无情物,霜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影响非常重要,其作用可细细道来。
霜使江山添锦绣。《诗经·秦风·蒹葭》一开头,就写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是一幅情境幽远、洁净美好的风景图。在这如诗如画的景色里,想到意中人在河水的那一方,是多么令人心驰神往啊。古人描写霜后美丽秋景的诗句很多,如刘禹锡的“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白居易的“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张籍的“城西楼上月,复是雪晴时。幽光落水堑,净色在霜枝”,李世民的“朝光浮烧野,霜华净碧空”,陆游的“禹庙兰亭今古路。一夜清霜,染尽湖边树”等。在诸多诗词中,唐代杜牧所作的《山行》当数流传影响较广的一篇,诗曰:“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26岁中进士,是晚唐杰出诗人,与李商隐两人对应于李白、杜甫,合称“小李杜”。其诗歌成就颇丰,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咏史抒怀。《山行》一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尤其是他发现在夕晖映照下,经过霜打的枫林,枫叶流丹,层林尽染,满山云锦,火红如霞,竟然比江南早春二月绽放的花朵还要鲜美,这是一片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景色,那火红的枫林呈现一派热烈蒸腾、生机勃勃的活力。诗人在此情此景中,停车驻足、流连忘返,既是欣赏美丽景象,也是展示豪情满怀、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读之令人激情燃烧,欲与共鸣。正是这首诗,引来了“爱晚亭”。
在湖南长沙湘水西岸,有一座著名的山峰,叫岳麓山。岳麓山是南岳七十二峰的尾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其山下有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的岳麓书院,山腰有被誉为“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的古麓山寺,山顶有云麓道宫。岳麓山古木参天,物华天宝,人文荟萃,闻名中外。爱晚亭就建在岳麓山下清风峡中。它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为清代岳麓书院山长罗典创建,原名为红叶亭。后由湖广总督毕沅,据“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更名为爱晚亭。爱晚亭古朴典雅,亭坐西向东,三面环山,紫翠青葱,流泉潺潺,池塘泛波。放眼远望,皆是枫林。亭前石柱上刻有湖南学监程颂万所撰的对联:“山径晚红舒,五百夭桃新种得;峡云深翠滴,一双驯鹤待笼来。”东西两面亭棂所悬的红底鎏金“爱晚亭”匾额,字由毛泽东亲书。立于爱晚亭,观岳麓美景,犹如进入梦幻般的世界,令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久久不愿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