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布|发现|千年夏布今何在?( 三 )


时移世异 。 如今纵观历史上曾经的夏布产区及目前各地尚存的夏布企业 , 张强发现 , 夏布在近百年的发展极其动荡 , 当下现状也令人堪忧 。
近代随着各地通商口岸的开埠 , 国内外市场的打开 , 夏布曾以低廉的人工成本和特色的产品价值 , 出口国外 。 但20世纪30年代 , 由于贸易保护和战争的影响 , 导致海外市场丧失 , 由此引发多骨诺米牌效应 , 夏布产品生产的弊端、应用的局限性、行业的陋习等问题接踵而至 , 使之夏布产业出现断崖式的跌落 。 新中国成立以后 , 夏布业略有回升 。 1990年代国际市场重新打开 , 夏布由内需转变为出口为主 , 曾迎来又一繁荣时期 。 但依靠国外市场 , 导致夏布产业的发展极不稳定 。 自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后 , 夏布出口锐减 , 夏布产业风光再次消失 。
在人才储备方面 , 夏布技艺传承面临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困境 。 让张强感到惊讶的是 , 作为一项国家级非遗 , 夏布技艺最多时仅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3人 。 “而且这些传承人年龄偏大 , 多数传承人家族相承、技不外传的思想也限制夏布技艺传承 。 目前尚在勉强从事夏布生产的人员以中老年人为主 , 几乎没有年轻人愿意去学习夏布传统纺织技术 , 从事夏布行业 。 ”
旧时在湖南浏阳、江西万载、四川隆昌荣昌等地 , 各家各户遍织夏布 , 处处可闻机杼之声 。 当张强去到这些地方 , 这样的盛景 , 已消失不见了 。 “还有些人家 , 一台陈旧的织布机摆放在老屋的一角 , 滚轴已经摸得光溜 , 木柱上的纹理不再可辨 , 年载久远 , 像一个时代的遗作 。 ”
在《中国夏布》中 , 张强对夏布的生产现状进行一番详细的梳理和调查 。 他发现 , 最近10多年来 , 我国苎麻种植面积急剧下降 , 有规模的苎麻生产基地更是越来越少 。 人工成本不断攀升 , 夏布生产几乎无利可图 。 夏布企业获取利润主要来自国家的出口退税政策 , 单纯依靠销售获取的毛利润并不足以支撑企业的经营发展 。 比如夏布产品和销售渠道单一 , 附加值低 。 目前国内夏布生产几乎都依赖于布胚出口日韩等国 , 受国际环境波动影响极大 。 而且胚布利润空间小 , 而日韩等国在进行深加工后出售 , 国内企业无法参与国际竞争 , 缺乏市场话语权和主导权 。 还有就是缺乏品牌意识 。 目前我国夏布企业规模普遍很小 , 大多数都是作坊式 , 家庭式的生产 , 生产分散 , 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质量监管体系 。 大部分的夏布生产企业只拥有夏布编织的基本设施和基本技艺 , 缺乏深度加工美学研发的能力 。
夏布|发现|千年夏布今何在?
本文图片

夏布|发现|千年夏布今何在?
本文图片

(张强摄影)
走近夏布
走近平民的历史
在很多古典诗句中 , 我们会与纱、罗、绮、绫、绢、绸、缎、锦等字眼经常遇见 , 但关于麻、麻布的歌咏或记录却较为难觅 。 这不难理解 。 在封建社会 , 服饰是阶层身份的重要象征 。 史书中记载的多是王权的更迭、帝王将相的传奇 , 芸芸众生本来就是被遗忘的部分 。 然而 , 就在文人墨客、史官大吏不常着墨记录的历史深处 , 人工编织的麻布 , 悄无声息给一代又一代的大众人民带去温暖和遮蔽 。 从某种角度来说 , 研究夏布 , 了解夏布 , 推广夏布 , 其实就是关注、打捞那些不常被记录在历史上的平民历史 。
从一团乱麻到一匹胚布 , 每一步都承载着几千年手作劳动者的智慧结晶 。 苎麻布编织技艺称得上是“中国纺织史上的一份活化石” 。 由于其重要性和亟需保护的现状 , 2008年 , 夏布织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