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元代山水画家的文人情怀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绘画开始的以才性论为核心的品评风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强调人品与画品之间的关系,认为人品高的画家所创作的而作品也一定不会落入俗套,一定会高雅脱俗。
南朝谢赫就曾经根据画家才情的高低将二十七位画家分为六品,才情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艺术个性;宋代的黄休复则从才情的角度对艺术品评提出了具体论述,从人性的角度对神妙能逸四格进行解析,他认为:“神”是“天机迥高,思与神合”,“妙”是“笔精墨妙,不知所然”,“画之于人,各有本性”,“能”是“学俟天工”,“形象生动”能,虽缺乏天资,却可通过后天努力补足。
绘画$元代山水画家的文人情怀
文章插图

尤其是他认为逸格“得之自然,莫可楷模,出于意表。,可见就才情而言,逸格对画家才情的要求远高于其它诸格。不同的才性外溢必然会导致不同的艺术风格,元代整体尚意的山水画风格,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写意精神,必然与画家的个人才情有着不可分的关系。
才高格逸,学识渊博元代绘画的主体较之前代有着很大的变化,这一时期的画家主体多是失意的文人知识分子。他们普遍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与精神追求,深受儒释道等传统文化的滋养,再加上苦闷压抑的社会环境,寄情诗画,抒写意气成为这一时期的绘画主流。元代文人山水画多是由这些栖居林泉的具有逸格品性的文人雅士士创作出来的,所以如果说“逸格”是元代山水画本身所应该具有的品位和格调也并不为过。
元代文人山水画崇尚写意,与文人的林泉精神和高深的内在文化修养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元代文人画家大都有着较为全面的文化修养,在诗书画印各方面也大都有着较深的造诣。元四家之一的倪云林,少时便立志读书,早年刻苦致力于儒家经典的学习,中年的不堪经历以及愤世嫉俗的个性最终造就了其远离世俗,高雅脱俗的林泉之心。厌倦俗世纷争的倪云林他只顾经营他的理想世界,营造属于自己的精神净土。
在周南老所做的《元处士云林先生墓志铭》中记载其居所中有儒释道等诸家文典数千卷,大都经过自己亲自校订注释,环境优雅,品位非凡,有古琴名鼎陈列书房,有松兰竹菊布置庭院,可谓是文人读诗吟咏的一片净土。
绘画$元代山水画家的文人情怀
文章插图

倪瓒不仅精通琴棋书画,喜好松竹兰草,而且对儒家,道家,佛家经典都有着很深的研究,可谓修养全面,知识渊博。倪瓒的书法也同样别具特色,他既主张借助书法表达情感同时又不偏废书法之法度,由隶入楷,具有“古而媚,疏而密”的艺术风格。倪瓒个性洁净成癖,孤芳自赏。他曾多次作诗表达其心境认为富贵不足道,所追求的不过是留下一份清名而己。
全面的艺术修养以及高雅清远的个人品味,必然造就其山水画面貌的超然脱俗,作品《渔庄秋霁图》采用平远法构图,中间隔一大片空白,晶莹通透,令人心旷神怡,富有深远的艺术韵味。作品全用墨笔,不着一色,高洁、清淡,竟让人感觉不到一丝世俗间的烟火之气。
倪瓒的山水画,经常采用三段式的平远法布局,画面清朗明净,笔简意远,作品不见云蒸霞蔚,不见高山叠嶂,甚至颇为荒凉萧索几无人烟,他只是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理想世界,并不希望外人的介入与打扰。倪瓒在山水画中常架设出一座无人的空亭,四周景象萧然,全无人迹,只有树木,清风相伴,这也许正是他理想生活空间的写照。
高深的文化修养造就了高逸的文化品位,元代文人画家的个人修养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品的品位与格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