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两代人的博物馆情缘

隶书|两代人的博物馆情缘
文章图片


隶书|两代人的博物馆情缘
文章图片


隶书|两代人的博物馆情缘
文章图片


隶书|两代人的博物馆情缘
文章图片


隶书|两代人的博物馆情缘
文章图片


文/吴瑾 图/作者提供
最近在网上发现了一张让我激动惊喜的旧照片:一群年轻人坐在一座旧建筑门前石阶上的合照 。 门头上挂一横匾 , 由右至左隶书“广州人民博物馆” , 再熟悉不过了 , 是我父亲吴子复的手笔!(图①)
这建筑不就是越秀山上的原仲元图书馆么?1957年设为广州美术馆 , 2000年广州美术馆改名为广州艺术博物院 , 迁往麓湖边 , 这里重归广州博物馆管理 。 这座不甚起眼的旧建筑承载了上世纪50年代后 , 广州在文化艺术特别是书画方面的厚重积淀 , 与我家两代人更有着深厚的情缘 。

初写馆标
父亲自抗战胜利后回到广州 , 离开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的教职后一度失业 。 他奔走于穗港之间 , 寻找机遇发展 , 但一直未能遂愿 。 当时他的恩师、前广州市立美术学校校长胡根天先生受命于广州市政府 , 筹建恢复广州博物馆 。 胡老多次写信到香港 , 请父亲回穗协助复办博物馆的工作 。 父亲踌躇再三 , 最后还是决定回到生于斯长于斯的广州 。
1950年9月广州人民博物馆成立 , 胡根天先生任馆长 。 起初原馆址镇海楼极为残破 , 且尚有驻军在内 , 故只有以旁边的仲元图书馆为暂时馆址 , 馆名请我父亲题写 。 本文开头说的照片就是当时情况的真实写照 , 很难得 。
其后 , 胡馆长极力主张扩充博物馆 。 在他的努力和各方的支持下 , 1951年下半年 , 广州人民博物馆接收镇海楼 , 政府拨款进行维修 。 1952年年初博物馆迁回镇海楼 , 并接收了旁边的南越酒家 。 自此 , 广州人民博物馆就有了三个展览场地:镇海楼作历史文物馆 , 另两处分别为自然科学馆和专题展览馆 。 馆标木匾移至于镇海楼首层 , 并复制于楼前大道旁的阅台(钓鱼台)壁上 , 甚为壮观(图②) 。
在此期间 , 父亲先后为该馆的展览绘制了《太平天国》历史组画12幅 , 《从猿到人》科普组画10幅 。 1952年清明节前 , 他为博物馆绘制了革命烈士油画像 。 年中 , 他为博物馆所写的隶书长联“万千劫危楼尚存 , 问谁摘斗摩霄 , 目空今古;五百年故侯安在 , 使我倚栏看剑 , 泪洒英雄”(图③) , 被制成黑底金字木联 , 悬于镇海楼五楼的楹柱上 , 当中仍然悬挂叶恭绰写于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的“镇海楼”三字横匾 。 那时候 , 父亲就是靠这些作品的微薄稿费 , 养活我们一家 。 我就是这一年出生的 。

再题馆名
1954年政府再次拨款维修镇海楼 。 4月4日 , 胡根天接上级通知:广州人民博物馆改名广州博物馆 。 他仍然请父亲书写馆名 , 还是用隶书 , 改为由左至右排列 。 4月29日 , 黑底金字“广州博物馆”木匾制成 , 挂在镇海楼首层门楣上 , 一直沿用至今(图④);大道旁阅台壁上字样也随之照样重造 。 这时 , 父亲已经被聘为广州文史研究馆馆员 , 我家过上了更安定的生活 。 胡根天馆长身兼博物馆和文史馆两职务 , 敬业精神令人钦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