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组|班主任吴若增老师

上世纪80年代初 , 《静声报》创刊号在显著位置以《他从静海走上文坛》为题报道了作家吴若增在文坛上的初露锋芒 。
吴若增老师是一位极具个性的作家 , 他以独立、独行、独思、独语闻名于当代文坛 。 如果说“他从静海走上文坛” , 那么还应该说 , 他在静海的许多故事几乎都发生在蔡公庄 。 他对蔡公庄 , 特别是对蔡公庄中学的感情是很深的 。 他走上文坛以后 , 曾多次回到蔡公庄中学讲学 , 看他居住过的宿舍 , 看他垂钓过的小河 , 看他教过的得意门生……
吴老师是我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 , 我的高中是在他的传道、授业、解惑下度过的 。 他是1969年秋天与陈静、鲁志安、温桂芹、赵永志、王世和等一批南大、天大的学生一起到蔡公庄中学的 。 当时 , 蔡公庄中学是新建的中学 , 正式开学仅一年 。 那是七亿人民七亿兵的年代 , 军事编制 , 班不叫班 , 叫排 , 全校有四个排 。 可能是因为我的初中班主任陈静老师的介绍 , 开学第一天的周会上 , 吴老师就宣布我任排长 , 郑玉明、袁文振任副排长 。
吴老师上课与其他老师不同 , 从不拿教案本 , 他也没有教案本 , 不带粉笔 , 都是让我在他上课前把批改完的作业发下去 , 把粉笔盒提前放在讲桌上面 。 他的教科书空白处有他标注的文字 , 但并不多 , 除了段意、中心思想之外 , 偶尔有条“铁路”或“电线” , 页面是比较干净的 。 虽然他只是拿着课本进教室 , 拿着课本出教室 , 没有教案 , 没有教具 , 但全班45名同学每节课都听得津津有味 , 就是三伏天(那时没有暑假)同学们也没有困意 。
当年 , 吴老师讲高尔基《海燕》、鲁迅《故乡》的课在县里出了名 , 获得业内很高的赞誉 , 全班同学学习语文的劲头更足了 。 记得1970年秋假开学后 , 吴老师把传统意义的作文课提升了一个层次 , 不但讲什么是散文、什么是小说、什么是诗歌 , 还讲怎样写散文、怎样写小说、怎样写诗歌 , 并且让同学们课堂上现场练习 , 他当场批改 。 为了调动同学们学习写作的积极性 , 让同学们有施展才华的平台 , 吴老师成立了文艺创作组 , 还创办了校刊《山花初绽》 。 虽然是蜡纸刻印 , 但是装订成册之后 , 同学们爱不释手 , 对全班乃至全校的语文教学推动很大 , 很快也引起了文教局文化组的注意 。 1971年春节后刚开学 , 文教局文化组组长吴荫培老师就来学校了解情况和指导工作 , 之后 , 冯育楠、张鸾等老师也多次来校约稿和布置任务 , 不到半年工夫 , 班上同学就有多篇诗歌、散文在《静海文艺》上发表 。 1972年初 , 我执笔创作并主演的话剧《路上》参加了全县文艺调演并受好评 。
因为吴若增老师在语文教学的这块试验田硕果累累 , 1972年秋假前 , 吴荫培组长和冯育楠老师一起骑自行车到蔡公庄中学“视察”文艺创作工作后当场宣布 , 成立了由文教局文化组吴荫培、冯育楠、张鸾、许长海老师 , 一中姜仲才老师 , 梁头公社李家宽同志 , 蔡中吴若增老师、我和杨印秀同学等九人组成的静海文学研究会 。 离开蔡公庄中学时 , 吴荫培组长握着吴若增老师的手深沉地嘱咐和强调:“多出点儿点子 , 多出点儿成果 , 我代表文化组拜托你了……”冯育楠老师深情地握着吴若增老师的双手说:“吴老师 , 让《山花初绽》多绽放一些山花……”
【文化组|班主任吴若增老师】吴老师对学生的事儿特别认真、上心 , 可以说是有求必应 。 我们毕业以后 , 吴老师在接手新的高中班时 , 发现学校文艺宣传队中一名学习非常优秀的学生不在新生名单中 , 问后才知道 , 升高中的推荐表上村革命委员会没给盖章 。 于是 , 吴老师亲自去这个学生所在的村子与村革委会接洽 , 但去了好几次未果 , 村革委会都以指标少、生产队缺劳力为由拒绝盖章 。 面对难题 , 吴老师不灰心 , 失败 , 努力 , 再失败 , 再努力 , 最后说服了校领导 , 报请公社革命委员会同意 , 吴老师和校革委主任、校长展风森一起去那个村找村革委会商榷多次 , 终于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