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1076年的中秋节,苏轼因为思念弟弟,写下一首传世名词

公元1056年,也就是北宋仁宗时期嘉祐元年,苏洵带着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从家乡眉山出发,前往京城参加科举考试。此时的苏轼21岁,苏辙19岁。当父子三人到达京城的时候,距离本次会试,仅剩下三个月的时间了。
三个月之后,苏轼、苏辙参加会试,当时的主考官正是欧阳修。欧阳修一见到苏轼的文章,就被深深打动,但他误以为这是他弟子曾巩的文章。为了避嫌,欧阳修只好将这篇文章定为第二名。后来欧阳修知道原来作者叫苏轼,于是称赞道:“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而苏辙则在本次会试中,名登五甲。


欧阳修#1076年的中秋节,苏轼因为思念弟弟,写下一首传世名词
文章插图

之后,兄弟俩随着父亲到开封游历,期间遇到母亲去世,于是回乡奔丧。直到嘉祐六年,苏轼在制科考试中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而苏辙则是参加了这一年的殿试,由于他文章中言论尤为激切,便被列入下等。不久,被任命为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
兄弟二人的性格都很耿直,这并不是坏事,但这样的性格,注定他们不适合做官。这不,在王安石准备推行新法的时候,兄弟二人就站出来,指出新法中的不合适之处,表示强烈反对。
在“青苗法”中,有一条是朝廷准许百姓向官府借贷钱粮,而官府必须要借,不过百姓需要在还款时支付一定利息。苏轼认为这样很不合适,还写诗讽刺道:“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


欧阳修#1076年的中秋节,苏轼因为思念弟弟,写下一首传世名词
文章插图

苏辙则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此法在推行的过程中,肯定有吏员趁机营私作奸。如此一来,百姓拿到手的,肯定不是实际想借的数目,而到期的时候,穷人可能还不上,富人也难免会拖欠。而且让百姓侥幸得钱,不是国家之福。王安石听后说:“君言诚有理,当徐思之。”
虽然王安石说苏辙有道理,接下来会仔细考虑,但在之后的一个月里,王安石都没再提过“青苗法”。一时之间,兄弟二人都得罪了当朝宰相。没多久,他们便被相继排挤出京,兄弟二人好几年再没有见过。
公元1076年的中秋节,苏轼独自一人饮酒赏月,他想到今天原本是家人团聚的日子,自己却与弟弟分隔两地,此时兄弟二人已分离七年。特别当酒喝得越多,对弟弟的思念之情就越重。于是就在这一年的中秋节,苏轼因为思念弟弟,写下了一首传世名词。


欧阳修#1076年的中秋节,苏轼因为思念弟弟,写下一首传世名词
文章插图

词前的小序,就已经交待了,苏轼写这首词的时间、环境,以及目的:“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辙的字)。”没错,这首词就是著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拿着酒杯,不禁询问上天,为何要让他和弟弟分隔两地,甚至在中秋都无法团聚。但见到月亮后,苏轼仿佛又想通了。原来人的悲欢离合,就像月亮一般,会有阴晴圆缺。虽然他和弟弟分隔两地,但彼此看的都是同一个月亮,也算是另一种团聚吧。


欧阳修#1076年的中秋节,苏轼因为思念弟弟,写下一首传世名词
文章插图

在这之后,苏轼主动向朝廷请求,调到离弟弟较近的地方做官,兄弟二人这才终于见上面。第二年的中秋,苏轼拉着弟弟一同赏月,这一天他十分开心,当即写下一首诗抒发心情:“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