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台州路桥文化采风:观十里长街和水心草堂,看当地诗人创作

最近 , 由《十月》杂志社、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委宣传部共同举办的“诗咏共富路 , 名刊名家看路桥”文化采风活动在路桥举行 。
此次采风活动邀请了中国诗歌学会驻会副会长、《诗选刊》主编刘向东 , 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扬子江》诗刊主编胡弦 , 复旦大学教授海岸 , 《上海诗人》副主编孙思 , 十月杂志主编助理谷禾等15位来自各大诗歌刊物的编辑、诗人们 。
采风活动中 , 大家来到路桥区的陶宗仪故居、十里长街 , 走访了路桥区螺洋街道水滨村的水心草堂、鉴洋湖湿地公园、金清高升村等路桥文化史迹 , 也举办了“改稿会” , 编辑和诗人们对路桥当地诗人的创作进行点评、提出修改意见 。
文化|台州路桥文化采风:观十里长街和水心草堂,看当地诗人创作
文章图片

路桥乡村风光
台州凭借五代时开凿的南官河水运之便 , 逐渐成为商贸重镇 , 宋代时已经“商贾云集 , 车辆辐辏” , 并留下了很多遗迹 。 清代乾隆年间 , 台州成为浙东南沿海的著名商埠 , “无街不市 , 无巷不贩 , 无户不商” 。 近代以来 , 台州的民营经济异常发达 , 创立了“温台模式” , 成为民营经济的引领者 。 路桥文联副主席卢斌向澎湃新闻介绍:“94年路桥建区 , 经历了27年 , 从当时274平方公里、50多万人的76个专业市场渐渐做大 , 从一个镇到一个区 , 变化是翻天覆地的 , 到现在农村几乎大部分家庭都有家庭工业 , 之后渐渐变成小企业、小作坊 , 再做成大企业 。 现在路桥的支柱企业有汽车产业、卫生洁具产业 , 很值得一说的还有农用机械 , 比如喷雾器、农用泵 , 这个产业全国的一半在浙江 , 浙江的一半在路桥 。 ”采访人员在采风中发现 , 当地重商重工 , 农村二三层的小楼 , 很多家的一层都是一个小家庭作坊 , 村民们晚上还在从事着劳动 , 而在长街附近 , 大型批发市场聚集 。
“路桥的民富程度很高 , 比如我们去参观的方林汽车城 , 在过去就是一个村子 , 村子的集体用地由村政府进行经营之后 , 建了一个汽车销售中心 , 而这个村里面的村民每年每个人的分红就有5万 , 同时也解决着当地的就业问题 。 路桥人非常勤劳 , 娱乐生活很少 , 家家户户都在做工、办厂 , 挣了钱就攒着 。 ”卢斌这样告诉采访人员 。
如果以地理环境决定论来看 , 台州临海 , 当地历史上饱受台风、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 以及倭寇、海盗的骚扰 , 并因此逐渐形成了硬气、坚毅的性格和重商重工重农的地域气质 。
本次采风中去到的金清镇高升村就是海洋文化如何塑造当地百姓生活的一个例证 , 卢斌称 , 这个地方是典型的“人跟大海要地” , 历史上 , 这个地方的百姓用自己独特的技巧艰难地填海造陆 , 建筑生存空间 。 近些年 , 村子里也盖起了文化礼堂 , 采访人员中午去采访时 , 村里上午刚举办了丰收节 , 杀了一头大猪 , 村民们说猪肉会分给村里年长的老人们 。
文化|台州路桥文化采风:观十里长街和水心草堂,看当地诗人创作
文章图片

当地填海造陆雕塑展示
文化|台州路桥文化采风:观十里长街和水心草堂,看当地诗人创作
文章图片

文化|台州路桥文化采风:观十里长街和水心草堂,看当地诗人创作
文章图片

【文化|台州路桥文化采风:观十里长街和水心草堂,看当地诗人创作】当地丰收节和有沿海特色的鱼灯
这些极具地方特色的、鲜活有趣的风俗 , 成为当地诗歌爱好者们创作的重要题材 , 温岭市政协副主席张于荣创作的《镬火》中 , 就写到一场地方性的民俗活动: